2019年中国痢疾主要特征、发病率、死亡率及防控措施分析「图」

一、痢疾概述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世界性流行性肠道传染病,其中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其发病率历年都位居我国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细菌性痢疾(菌痢)的传播介质通常是水和食物,具有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痢疾常年发散,但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其中年龄发病率呈现“L型”特征,在儿童和青壮年群体中高发。

细菌性痢疾主要特征

细菌性痢疾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细菌性痢疾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国家标准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又包括常规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等。

细菌性痢疾的检测方法

细菌性痢疾的检测方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止泻药、肠道抗炎药物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二、痢疾发病及死亡情况

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腹泻病首位的一种食源性疾病,痢疾被列为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随着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5-2018年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率及死亡率

2015-2018年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率及死亡率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痢疾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地,2012年以来,我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数及死亡人数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9年1-8月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数为57715例,死亡人数为1例。

2012-2019年8月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情况

2012-2019年8月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发病情况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2-2019年8月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死亡情况

2012-2019年8月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死亡情况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痢疾防控措施

1、积极做好预防、监督工作

痢疾在每年的5-6月高发开始至9-10月高发结束,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后一年的防控工作可以根据预测值进行确定,例如在5月份就做好准备提早预防,监督,尤其是乡镇地区的公共卫生情况,检查生活饮用水是否达到标准等。在后续的工作中各个省份可以根据其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探索痢疾预防策略,根据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更好地预防痢疾传染病。

2、建立新兴、高效的检测方法

在肠道门诊检测工作的日常主要项目中,志贺菌检测是一个重要检测指标。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对疾病诊断、应急处理、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最主要的致病菌,它的检测方法目前较为成熟,除了经典的国家标准方法外,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能灵敏、高效地检测志贺菌,有利于推广应用于志贺菌的检测,为检测细菌性痢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3、加强志贺氏菌耐药性研究进程

随着抗菌药物的普及,近年来志贺氏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现象,如志贺氏菌目前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四环素、氨苄西林和氯霉素耐药性十分严重,最高可达100%。因此,重视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强调根据细菌耐药信息采取对应措施,对于确保治疗效果、延缓志贺氏菌耐药性进展均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采编:CY344
下一篇

2019年中国炭疽主要特征、发病率、死亡率及防控措施分析「图」

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炭疽主要分为皮肤炭疽、吸入性炭疽(肺炭疽)、肠炭疽和注射性炭疽。近年来中国在炭疽防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炭疽主要集中于西部和东北部牧区或半农半牧区,2019年1-8月中国炭疽发病数为214例,死亡人数为2人。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