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蝗虫灾害持续影响全球多个国家,中国治蝗经验或提供重要参考「图」

一、蝗虫灾害概述

此次蝗灾起始于2018年5月,阿拉伯半岛的飓风带来大雨,为蝗虫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2019年春季,伊朗西南部洪水又令其发生二代、三代繁殖,沙漠蝗虫数量快速增加,2019年10月以来,沙漠蝗虫在北非地区泛滥成灾并迅速蔓延,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目前蝗虫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离中国仅一步之遥。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全球蝗虫种类超过100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原及沙漠地区。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沙漠蝗虫从产卵到新的蝗虫再次繁殖只需要3个月的时间,气温对发育至关重要,一旦经过一次繁殖,群体数量就会呈现20倍的指数型增长。

沙漠蝗虫的生长周期

沙漠蝗虫的生长周期

资料来源:FAO,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蝗虫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划分为平静、警惕、威胁、危险等四个等级,若预警后未能有效控制,则可能发生沙漠蝗虫灾害,包括爆发、高潮、瘟疫三个等级。2020年2月11日,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本次级别为“威胁”,FAO判断,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甚至可以增长至当下的500倍。

FAO对沙漠蝗虫灾害的预警及灾害等级划分

FAO对沙漠蝗虫灾害的预警及灾害等级划分

资料来源:FAO,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沙漠蝗灾情况

据历史资料显示,蝗灾与干旱容易同年发生,暖冬及暖春有利于蝗虫卵越冬,死亡率大幅下降,虫群发育加快,利于产生更多世代,此外高温干旱也容易增加产卵量。沙漠蝗灾的间隔时间并无明确规律性,而大规模沙漠蝗灾的持续时间均超过1年,非洲沙漠地带尤易滋生蝗虫,自18世纪以来非洲爆发过9次以上影响较为严重的蝗灾,其持续时间由几个月到多年。

历史上主要沙漠蝗灾统计情况

历史上主要沙漠蝗灾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蝗虫影响最主要的区域在红海沿岸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及东岸的也门沙特,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交界区域。截止2020年2月初,受到沙漠蝗虫影响在持续监控的地区达到246477公顷,比2019年12月增加58534公顷,涉及国家达到13个。

截止2020年2月3日受到沙漠蝗虫影响的部分国家面积

截止2020年2月3日受到沙漠蝗虫影响的部分国家面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印度作为世界四大粮仓之一,小麦、大米等农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据统计,“蝗灾”在印度境内已泛滥至12个地区,就目前作物的种植生长期来看,当前蝗灾更多影响的是印度冬季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油菜。小麦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约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其产量占粮食总产的32%,2019年,印度的小麦产量占同期世界总产量的13.4%。

全球小麦产量分布

全球小麦产量分布

资料来源:USDA,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国粮食现状

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界地区是沙漠蝗虫扩散区,据了解,蝗虫飞行的最高海拔是2000米左右,农业农村部监测调度分析显示,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沙漠蝗对我国的危害概率很小,国内大规模爆发蝗灾风险很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4千公顷,与2018年相比减少975千公顷,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7847千公顷,比2018年减少1824千公顷。

2013-2019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

2013-2019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66384万吨,同比2018年增加了594万吨,其中谷物产量61368万吨,同比2018年增加365万吨。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2019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5720公斤/公顷,同比2018年增加了98.4公斤/公顷,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272公斤/公顷,同比增加151.4公斤/公顷。

2013-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

2013-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2019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2013-2019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治蝗经验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蝗灾、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灾害。中国境内有一千多种蝗虫,其中包括50多种可能导致灾害的蝗虫,新中国成立之后,防治蝗蝻就立即被放到农业部最重要的事项上,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蝗灾防治机制。

中国不处于沙漠蝗灾主要迁徙路径,历史上发生蝗灾多以飞蝗为主,尚无发生大规模沙漠蝗灾的历史记载,在特殊情况下,少量沙漠蝗虫或随季风进入我国西藏南部或云南西部,但危害的概率较小,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并加强边境蝗虫监测。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蝗灾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大规模迁徙至不适宜生存的地带,季节性降雨推迟均导致蝗虫种群灭亡,此外通过人为的虫害控制也起到杀灭蝗虫的作用。

国内的蝗虫防治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蝗虫防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高空喷洒杀虫剂,我国作为最大的农药生产国,防蝗的药械储备充足,即使进入我国,预计也难以造成我国农作物明显减产。据统计,2019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突破了5万架,作业面积达到4.5亿-5亿亩(次),我国已成为全球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2014-2018年中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情况

2014-2018年中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在化学灭蝗投入大、严重污染环境且效果欠佳的情况下,生物灭蝗受到重视,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牧区,春夏之交,适宜的气温使牧草生机盎然,也为蝗虫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因此新疆成为我国蝗灾主要发生地。2000年5月,新疆北部曾发生特大蝗灾,浙江紧急空运3万只鸭子前往新疆灭蝗,效果明显。家禽是“生物治蝗”的生力军,据了解,一只优秀的母鸡一天能吃七十多只蝗虫,2012年,国家农业部发动河北、内蒙古、甘肃等十个地区进行牧鸡治蝗,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

此外,在新疆,椋鸟也是生物灭蝗的主力军,椋鸟是迁徙性候鸟,以蝗虫为主食,食量惊人,每天能捕食蝗虫120-180只,被草原群众称为“治蝗铁甲兵”。粉红椋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至新疆西部繁衍生息,新疆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为椋鸟筑巢,让这些“蝗虫克星”更好地维持草原生态链。

2013-2019年中国家禽出栏量

2013-2019年中国家禽出栏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采编:CY344
下一篇

2020年中国视频会议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云视频会议兴起,中小企业市场机会广阔「图」

2018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52.3亿元增长至160.2亿元,4年间实现32.3%的年均复合增长,预计未来到2023年增至535.3亿元。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