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生菌行业概述
益生菌是“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其定植于人或动物肠道、生殖系统内,对人体稳态起调节作用,通过抑制有害菌增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合成营养物质等途径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益生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乳酸菌;(2)不产乳酸性细菌;(3)非病原性酵母;(4)无芽孢和物鞭毛的一类杆菌或球杆菌。目前益生菌已被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和保健品行业,使用最广泛的是乳酸菌。
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已毋庸置疑,但广大消费者对其发挥的功能作用仍了解甚少,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益生菌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人体的肠道系统与生殖系统均中存在多种益生菌,这些能够维持人体稳态平衡的微小菌体虽然种类繁多,但在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助消化、促进生长以及增强人畜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特性。
益生菌的四大类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特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业链来看,益生菌上游行业为葡萄糖、蛋白粉、蔗糖等发酵原料生产商,这些原料均为常见的大宗食品原料,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下游客户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生产商、益生菌终端消费品生产商、功能性食品生产商以及宠物食品生产商等。随着益生菌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为实现产品差异化,在产品中添加益生菌以吸引消费者,因此下游客户群正在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益生菌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
自1857年巴斯德发现乳酸菌以来,益生菌特性及功效研究不断深化丰富。1908年,俄国科学家、诺奖得主梅契尼科夫提出“酸奶长寿理论”,认为酸奶中的乳酸杆菌会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延长人体寿命,益生菌保健功能受到追捧。1995年,国际“益生元之父”吉布森将“刺激特定有益菌群生长、活性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定义为益生元,为增益肠道有益菌群提供又一路径。此外,膳食纤维对益生菌生长起促进作用,益生菌影响膳食纤维肠道内发酵模式等相关研究也在不断细化深入。从全球益生菌市场结构分布情况来看,其中亚太地区占据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的近半壁江山,达47%,北美占比第二达16.5%,西欧地区占比达15%,东欧地区占比达7%。
全球益生菌市场结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世纪90年代,益生菌在我国的研究才真正起步,近几年我国科技部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益生菌产业的科技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都部署安排了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发展和产业化升级,努力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发酵剂及益生菌食品的市场化,加强我国益生菌制品加工技术的国际竞争力。2017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达455亿元,同比增长13.8%,随着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的了解加深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益生菌市场扩张趋势明显,预计到2022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达到896亿元。
2012-2022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益生菌产品主要可分为益生菌食品、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三大类,益生菌食品占比最大达85.9%,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相对占比较小,分别为8.6%和5.5%,其中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属于保健食品细分品类中增长较快的种类,2017年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益生菌细分产品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益生菌属于营养保健食品,虽然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食用益生菌并非强制要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补充益生菌来促进身体健康,希望以此提升免疫力、促进消化等。益生菌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母婴店、药店、电商等,其中母婴渠道针对孕妇和新妈妈,具较大的渠道推力和用户粘性,占比较大,药店渠道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占比不高,低于50%,电商渠道与母婴店类似,对应消费人为孕妇和新妈妈,占比较小。
益生菌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益生菌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益生菌有维持肠道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排便等作用,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85%的中国人存在肠道问题,随着人们对肠胃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具有改善胃肠道、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的益生菌产品,逐渐成为人们追求饮食健康的“新宠”,益生菌需求逐步兴起,行业扩张趋势明显。
85%国人存在肠道问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高脂高热膳食结构及刺激性、不规律饮食习惯作用下,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胃炎、慢性肠炎等慢性疾病对居民造成了严重负担。目前,我国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约占总疾病负担的70%,且慢性病患病比例居高不下。而益生菌产品可以增加有效菌数,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便的产品,维护肠道稳态,增强身体免疫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益生菌行业的进一步了解,行业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体检人群部分慢性病患病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益生菌搜索指数逐年提高,消费者对于益生菌关注度持续提升,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及0-15岁人口总和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5.7%,叠加医疗保健消费需求潜力、老幼人口比例增加、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未来益生菌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消费需求有望提升。
2013-2018年中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知识产权壁垒
益生菌相关的知识产权是企业开展益生菌制品业务的核心,也是保证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未经人类的任何技术处理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由于属于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只有当微生物经过分离成为纯培养物,并且具有特定的工业用途时,微生物本身才属于可给予专利保护的客体。因此,企业想获得益生菌相关的专利权,不仅需要经过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的菌株,还需要证明相应菌株的工业用途,才能申请对这一益生菌菌株的专利保护。此外,在申请发明专利时,必须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程序微生物保藏机构进行保藏,证明其可存活性,以达到《专利法》要求的实用性要求。因此,申请益生菌相关的专利需要经历一个专业、规范的长期过程,企业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和实践论证过程才能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
2、技术壁垒
一株性能优良的益生菌必须经历基础研究、功能研究、临床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开发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解析菌株的环境耐受、肠道适应以及益生功能的分子机制。此外,在益生菌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又需要解决菌株高密度发酵技术、冷冻保护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和活性保持技术等产业化应用技术才能提高益生菌制品的生产效率。在益生菌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益生菌的增殖对培养基的原料和配料、温度参数、时间参数等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按照益生菌菌株的差异设定最优的参数,则可能出现活菌数不足、杂菌过多、发酵过程失败的后果;益生菌原料菌粉的分离、保护、贮存过程中又涉及包埋、低温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如不能掌握相关技术则会造成活菌大量死亡,进而导致产品失效。因此,从益生菌的基础科学研究到益生菌的产业化开发再到实际产业化生产,实现益生菌制品的产业化需要长期的科技研究和技术积累,这些研究成果和技术也是益生菌制品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进入这一行业的重要壁垒。
3、准入壁垒
2012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将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作为食用级益生菌生产销售企业,首先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获得特定食品类别的生产许可。另外,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产成品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上要符合《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在销售产品前,企业均需要为产品进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所生产的产品需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的污染物限量要求。同时,众多企业为了增强产品销售能力和品牌质量,通过了ISO9001、国际Halal等产品质量认证。无法达到备案要求或得到相关质量认证,企业产品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4、资金壁垒
益生菌原料菌粉生产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在益生菌培养、分离环节需要购置先进的发酵罐、离心机及配套设施,生产车间洁清度需要达到10万级以上;贮存环节需要温度低至零下18摄氏度的恒温冷库;益生菌终端消费品混合包装环节需要购置自动化的混合器设备,生产车间洁清度同样需要达到10万级以上。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满足益生菌制品生产、贮存环节对于设备和车间洁净度的要求。这也是进入行业的重要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