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RAM行业概述
DRAM是随机存储器RAM的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DRAM工艺制造分为八个步骤,分别是浅槽隔离、阱、栅极、存储单元及周边电路器件、电容、接触孔、金属线和通孔、钝化层及引脚,每个步骤由一步或多步工艺流程制成。当下最主流的存储器是DRAM,NANDFlash,NORFlash,根据其不同的性能对比来看,其中DRAM的数据可存储时间非常短,其使用电容存储来保持数据,因而必须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刷新,否则信息就会丢失。而NANDFlash容量较大,改写速度快,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应用市场包括记忆卡、U盘及固态硬盘(SSD)等。
主流存储器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半磁性存储介质作为外存的年代,DRAM几乎就是半导体存储器的代名词。进入新世纪后,便携设备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的成熟推动存储器竞争向着DRAM和Flash双线作战的格局演变。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智能机出货量的不断攀升和单机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成为推动DRAM和NANDFlash需求不断扩大的主要力量之一,NANDFlash快速取代NORFlash成为闪存的主流,2018年DRAM在存储器市场中占据61%的份额,NANDFlash则占3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DRAM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DRAM发展现状
依照下游应用不同,DRAM分为五类,基础都是原始DRAM单元。分别是用于传统PC的标准型DRAM以及衍生的专用于图形处理的绘图用DRAM;用于智能终端、强调轻薄和低功率的行动式DRAM;用于服务器、大型网络设备的服务器DRAM;用于液晶电视、互联网电视的利基型DRAM。近年来受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强劲增长和PC出货量下滑的双重影响,行动式DRAM增长速率和市场份额已经远超过标准DRAM,成为目前DRAM的主流产品,占比超过40%。此外大数据、云服务等需求的爆发快速发展促进了服务器DRAM需求增长,其占比也超过标准DRAM成为第二大应用领域,占比27.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全球DRAM市场规模达1042亿美元,基于互联网数据中心、移动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需求增长,未来DRAM市场将持续增长,预测2019年DRAM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IDC作为处理、存储、备份数据的重要物理载体快速发展,而云计算集中化和价格下降也倒逼IDC朝着大规模/超大规模发展,未来网络和资源的部署逐渐转向以IDC为核心。目前全球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与中国BAT七大巨头有逾十座网络数据中心在建,全球IDC将极大推动DRAM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DRAM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目前,三星、镁光、海力士三巨头已经在DRAM领域形成了“高市占率—高营业额—研发投入大—技术领先—抢占市场”的良性循环。2018年国外巨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在DRAM全球市场中占比分别为45.5%、29.1%、21.1%,总占比超过95%,基本垄断了整个DRAM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中国市场来看,1990年代至2010年代,中国DRAM产业还处于自主技术量产和技术引进的市场化探索阶段。2010年以后,国内DRAM发展呈现多路并举的局面,尤其是2014年以后,随着国内产业基金的壮大和海外事业的拓展,出海并购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战略。而在DRAM领域,中国资本先后收购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以及海外DRAM厂商ISSI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两个大事件。
但收购并不能带来从研发到产能的全套体系,致使这些资产不能形成与海外IDM大厂的竞争能力。对此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中国DRAM产能目前依然以韩系厂商建厂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主,而西安紫光国芯和ISSI都是fabless模式公司。2014年以后,随着集成电路产业逐渐成为经济结构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关注度和资金纷至沓来,中国存储产业正式进入IDM时代。
目前国内除了兆易创新在NORFlash有一定占有率外,DRAM和NANDFlash行业均无内资企业身影。但随着摩尔定律放缓,目前国内企业已在奋力追赶,形成以投入NANDFlash市场的长江存储、专注于DRAM的合肥长鑫以及致力于利基型DRAM的福建晋华三大阵营。
中国DRAM产能主要以中国台湾厂商和韩国厂商为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