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制造业可以分为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七个子行业。2003年以来,全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7697家,同比2012年增加了1622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及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带动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医药投入方面不断加大投资,医药制造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利润总额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利润总额达3314.1亿元,同比增长10.4%,2018年利润总额3094.2亿元,同比2017年略有下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我国化学药品原药生产情况
在化学制药行业中,化学原料药主要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其中大宗原料药主要是指青霉素、维生素、激素等大吨位、不涉及专利问题的传统化学原料药,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应用较为普遍;而特色原料药主要是指处于专利保护期的药品或处于专利保护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药品原料药。我国原料药产业目前主要集中于大宗原料药,但通常特色原料药的利润率要高于大宗原料药,因此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的区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医药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近几年来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化学药品原药产量逐年增长,2017年产量达347.8万吨,同比2016年增加了18.9万吨,2018年化学原药产量有所下降,为282.3万吨,同比下降65.5万吨。
2011-2018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2018年全年来看,化学药品原药整体单月产量下降趋势明显,1-2产量50.2万吨,同比上升9.1%,其余月份产量均维持在20-30万吨之间,其中6月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单月产量26万吨,同比下降8.1%。
2018年1-12月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我国化学药品原药销售情况
2018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累计销售量为271.92万吨,同比2017年减少了51.27万吨,分季度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累计产销率96.2%,一至四季度产销率逐渐增加,截止2018年第四季度累计产销率为99.4%,同比2017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全年产量和销售量基本保持均衡。
2017-2018年分季度化学药品累计销售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18年分季度化学药品原药累计产销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原料药行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大量化学原料药企业向我国转移,我国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加,近几年,我国原料药行业利润总额逐年增加,2017年化学药品原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734.75亿元,利润总额486.44亿元,利润率相对较低仅为8.48%。
2012-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我国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1、成本费用较高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中主营业务成本所占比重最大,主营业务成本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每年都在64%以上,2011以来,更是达到了70%以上的水平。成本费用较高限制了我国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的盈利能力提升和利润积累,在未来发展中,医药制造业企业需要进一步压缩成本费用,走集约发展的道路,实现成本压缩的同时,也实现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企业地域和产品分布不均衡
我国化学药品原药及相关中间体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传统上化学工业发达的地区,如浙江、山东等地,其中我国拥有化学药品原药生产资质的企业达2400家以上,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浙江,拥有300家以上企业,目前在浙江的临海已建立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是国内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最早和最大的集聚区。
3、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
由于研发创新能力弱,我国制药行业呈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专利药、生物医药等高端药品发展滞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低端药品生产过剩的发展格局,从药品价值链看,我国原料药行业竞争力指数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制剂行业竞争力指数较低,低端药品产能过剩。
4、产业政策运行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药品产业政策法制化程度低,政策运行机制不健全、政策缺乏实施路径,导致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不强、有效性和权威性较差等问题。我国目前很多重要的药品产业政策仅表现为政府或其职能部门的法规或规章,有些甚至连规章的形式都没有,更没有具体的实施路径与之配套,药品产业的“泛政策化”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导致时效短、力度小的产业政策无强制力做后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