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新型电池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新型燃料电池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新型电池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推动产业的发展,陆续在相关领域推出规划和鼓励政策。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智能互联汽车是国内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明确了继续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和《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中,明确把氢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作为15项重点创新任务之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推动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材料和系统关键部件研发;推动车载储氢系统以及氢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推进加氢站建设;并明确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二)新型电池独具优势

 

新型电池技术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要形式,也是未来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之一,我国早已将其纳入优先发展的行列,并将新型电池技术视为21世纪最具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与铅酸、铅锌等传统电池相比,新型电池具有体积小、自重小、容量更大、工作温度范围更宽、安全系数更高、储能时间更长和适应外部环境能力更强的特点。不仅如此,为了获得更高电池转化效率,更高的能力密度,更高的电池安全性,以及满足更加严苛的使用环境,科研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多的新型电池体系,未来,新型电池产业在新能源等领域将具有更大的市场潜能和想象空间。

 

(三)产业发展迎来机遇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产业蓬勃发展,在迈入电子、资讯、通讯的“5G”时代后,电子产品朝着“短、小、轻、薄”的趋势发展,对可携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可携带式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能源——新型电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机遇。新型电池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力军,近年来,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电动汽车等产品对新型、高效、环保能源材料有着强劲的需求。顺应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新型能源的发展潮流,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产业规模增长迅猛。在下游制造业市场需求的外力拉动以及自身技术进步持续推进的内力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新型电池产业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内涵进一步丰富、产业转移趋势合理,步入了高速成长期,产业发展的势头强劲。

 

(四)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

 

一方面,在国家政策与财政补贴的强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的电动汽车产量达到65万辆,2018年,这个数据仍然在持续上涨,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新型动力电池需求猛增,供不应求,尤其是动力锂电池,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也大大加速了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设备与新能源电池技术之间的融合进程与融合深度,使得新型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广泛,其市场需求非常可观。

 

二、不利因素

 

(一)电池回收机制有待完善

 

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存量将超过500万辆,而此时市场中的动力电池总量将达到67万吨,退出市场累计超过20万吨。但到目前为止,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指定由整车厂负责回收,但是整个动力电池回收业态所受重视不够,回收生态没有建立起来,如此多的废旧锂电池,如果回收和再利用不当,环境生态将承受更大负担。相比而言,数码电池钴含量较高、回收经济价值更大,且市场规模较大,目前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每年的报废体量比较大,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回收商业模式,但总体回收只有报废量40%左右,依然有大量报废电池没有进入回收处理系统。且当前回收机制仍有待完善,电池回收通道不畅,民众环保意识较淡薄,随意废弃现象严重,主管部门应严格监管,促进废旧电池回收向规范化成熟的方向发展。

 

(二)国产竞争力有待加强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概念普及、新能源技术突破,新型电池产业的国内外竞争日益加剧。中国新型电池企业必须抓住新型电池技术强势发展的趋势,加强新型电池安全性的研究,,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品牌意识,顺应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加大新型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加速电池技术的迭代进程,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在硝烟弥漫的全球新型电池技术和产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际市场份额不足

 

  近几年中国的新型电池产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尽管如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给提供满足需求的新型电池的中国企业却为数不多,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国产电池的市场份额有待进一步扩大,相较日、韩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国产电池的电芯密度不够高且容量较低,难以与日产、韩产电池相竞争,更多国际需求者更愿意选择使用日韩电芯。其次,电池领域的欧盟标准比国内标准更高,国内电池企业中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相对较少;此外,欧洲等国际市场的门槛较高,大部分国内电池企业缺乏更多相应领域的海外人才开拓市场,使得许多产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市场份额得不到有效扩展。最后,从运输的角度讲,锂电池等新型电池属于危险产品,国际运输是一大难题,这就要求电池企业有能力到国外设厂,但海外投资建厂成本太高、周期太长等原因使得国内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望而止步。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新型电池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新型电池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投资规划建议研究、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投资前景预警、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