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主要驱动力来自用户代际变化「图」

一、虚拟数字人产业概述

1、虚拟数字人的定义及分类

虚拟数字人指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目前核心应用于服务、营销及泛娱乐场景。

虚拟数字人分类

虚拟数字人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历程

虚拟数字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AI浪潮兴起推动虚拟人高速发展。随着21世纪初CG和动作捕捉技术的发展,数字人创作进入计算机时代,但仍受专业创作者产能限制。随着多模态AI大模型快速发展,数字人创作进入AIGC时代,数字人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结合腾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目前AIGC不仅可以管线化生产拥有“好看”皮囊的数字人,而且不断推动数字人向着拥有“有趣”的灵魂方向发展,数字人创作周期大幅缩短。

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历程

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相关背景

1、虚拟数字人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国家相继推出政策为促进中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鼓励数字人等相关技术发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以此为契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旨在促进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目标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虛拟偶像用户画像

根据虚拟人的应用场景划分为两大类:IP类身份虚拟人和服务型虚拟人。IP类身份虚拟人是指通过虚拟人的外观特征、内容运营等方式,打造专属IP形象或社会身份,为虚拟人在C端市场最主要存在形式。15-34岁人群是虛拟人主要受众群体,占虛拟偶像用户总数60%,年轻用户相较中老年用户对于虚拟人有更高接受力。

2022年虛拟偶像用户年龄分布

2022年虛拟偶像用户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三、虚拟数字人行业产业链

1、虚拟数字人产业链示意图

从虚拟数字人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是技术层,主要包括提供虚拟数字人相关资产的内容制作类行业、负责建模及绑定等工具类行业以及负责IP孵化、形象设计后期运营等的IP策划类。内容制作类公司大多自主研发虚拟人,同时将特定资产对外开放合作,支持个性化定制。中游为各类虚拟数字人的厂商,下游为虚拟数字人的各类应用行业,包括企业类、文娱类以及品牌代言类等,覆盖零售、教育、金融等诸多领域。

虚拟数字人产业链示意图

虚拟数字人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虚拟数字人下游应用分析

服务型虚拟人具有功能性,能够替代真人服务,完成内容生产以及一些简单的工作,降低已有服务型产业的成本,主要有虚拟主播、虚拟老师、标准化内容制作、虚拟关怀师、虚拟陪伴助手等。身份型虚拟人具有身份性,多以虚拟IP或偶像呈现,能够为未来的虚拟世界提供人的核心交互中介,主要有虚拟偶像、VRChat等。

虚拟数字人部分应用领域及角色

虚拟数字人部分应用领域及角色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全球数字人行业现状分析

纵观2020-2022年全球虚拟人投融情况,2021年较2020年单笔融资额度和融资总金额逐步攀升,在政策推动下2022年保持去年资本高涨热度。截至10月,2022年虚拟人领域投融资案例49起,总金额约124.96亿元。

2020-2022年全球虚拟人投融情况

2020-2022年全球虚拟人投融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虚拟数字人行业现状分析

1、虚拟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

虚拟人形象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能够在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产生巨大市场机会,推动虚拟人产业的高速发展。2021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分别为62.2亿元和1074.9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205.2亿元和3334.7亿元,2017-2023年GAGR分别为58.7%和70.1%。

2017-2023年中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

2017-2023年中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虚拟人IP吸粉因素

虚拟人的外观形象为打造虚拟人的基本要素,其内容生成质量、人机交互体验等技术逐渐形成壁垒。PGC内容拉动流量;UGC内容提高用户活性与粘性,是数字内容生态构建的重要构建模式。据数据显示,用户成为虚拟偶像粉丝三大要素分别是虚拟人形象、内容质量和性格设定,其人群占比分别是72.8%、62.3%和59.7%。18.1%受访者表示,活跃二次创作会成为其选择虚拟偶像原因之一。

虚拟人IP吸粉因素

虚拟人IP吸粉因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虚拟人IP市场结构

目前虚拟人内容市场结构,其营收主要来自于内容收益、直播打赏,以及IP植入等模式。预计2030年,基于IP衍生商业模式有望逐步走向成熟,将全面打破虚拟人生态边界,实现与现实产业间的“跨次元”联动。

2022年中国虚拟人IP市场结构

2022年中国虚拟人IP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注册虚拟员工企业数量

服务型虚拟人中的虚拟员工在银行保险业运用广泛,通过“AI+RPA+数据+机器人”技术,减少重复性工作。虚拟员工替代传统员工执行繁琐任务,降低错误率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客户群体提供高效、智能服务,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及提高竞争力。2022年我国注册虚拟员工的企业数量为22个,较上年有小幅减少。

2016-2022年中国注册虚拟员工企业数量统计

2016-2022年中国注册虚拟员工企业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虚拟员工企业分布

2022年我国虚拟员工23.4%分布在华东区域。从七大区域来看,我国华东、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虚拟员工占比较大,依次为23.4%、21.1%和18.6%,占比最小的地区为华中地区,占比仅为8.4%,发展空间较大。

2022年中国虚拟员工企业分布

2022年中国虚拟员工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虚拟数字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未来虚拟数字人的市场应用将呈现爆发态势

2022年,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随后,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发布数字人专项政策,促进数字人在数字营销、在线培训、电商直播、影音娱乐、服务咨询等多场景的行业应用。随着中国对互联网平台常态化监管政策的施行,互联网平台将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并持续开拓海外市场。用户对于虚拟数字人的市场认可和消费意愿,使虚拟数字人强大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加之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明确表示了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支持,新老互联网厂商纷纷加码虚拟数字人市场,未来虚拟数字人的市场应用将呈现爆发态势。

2、未来主要驱动力来自用户代际变化

虚拟数字人行业未来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用户代际变化,新一代消费者对内容消费和虚拟世界更为渴求;虚拟数字人相关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深度学习等)门槛相对降低,成本有所回落;资本热度上升,受Metaverse概念和国外成功厂商引导,虚拟化的趋势逐渐成为共识;VR眼镜等相关配套设备逐渐回暖,有望实现大规模商用。同时B端场景不断拓宽后服务型虚拟人有望成为发展新趋势,未来虚拟人逐步渗透进营销、政务、银行等领域,服务型功能凸显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本文采编:CY1262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投资建设深度解析、投资分析及风险提示、发展趋势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