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膜概述
面膜是护肤品的一个类别,用于皮肤补水,也具有保湿、滋润、营养、改善外观、深层清洁等多种功能。
1、发展历程
中国面膜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90年代,现代面膜的发明并逐渐兴起,“可采”作为中国第一个生产面膜的品牌,被广大消费者熟知;第二的阶段为2005年,我国面膜以年均30%+的增速获得爆发式的增长;第三个阶段为2013年,美即被欧莱雅收购,市占率26.4%逐渐衰退;第四个阶段为2014年,韩束凭借微商渠道逐渐兴起并创造了微商神话;第五个阶段为2017年至今,本土品牌继续崛起,抢占大众市场份额。
中国面膜的发展历程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分类及特点
面膜分为贴片式、水洗式、免洗式、撕拉式,其中贴片式有精华和面膜布组成,单片独立包装,有补水和美白的功效;水洗式为泥状或膏状,敷后需用清水清洗,有皮肤清洁的功效;免洗式为啫喱或乳霜质地,敷后无需清洗,有睡眠滋养的功效;撕拉式为胶装液体,敷后待干燥变成一层薄膜,通过撕拉方式净肌肤杂质带出,有去黑头的功效。
面膜的分类及特点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生产工艺
面膜的生产工艺由膜布、保湿剂、活性物、铝膜袋和彩盒组成,其中膜布的内衬膜进仓和无纺布进仓,经过折叠作业杀菌最终走向灌装作业,保湿剂和活性物由精华液进仓经过乳化、搅拌、精华液检测走向灌装作业,铝膜袋和彩盒直接由包材进仓走向包装作业,制成成品,经过检验,然后入库。
面膜生产工艺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产业链
1、产业链
面膜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商、中游制造商和下游品牌商组成,其中上游原材料为无纺布、保湿剂、活性物等组成,主要企业为欣龙控股、诺邦股份等,中国制造流程为原料进仓,经过纺布折叠和精华液灭菌、灌装、包装制成成品,主要企业为诺斯贝尔等;下游品牌商主要负责研发、营销和销售渠道等,主要企业为御家汇、上海悦目等。
面膜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上游情况
面膜上游重要原材料为无纺布制成的膜布,对面膜行业的发展起着直接影响作用,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无纺布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4年中国无纺布产量为440万吨,2021年有所下降,产量为538.62万吨,同比2020年下降18.51%。
2014-2021中国无纺布产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下游情况
而由于国内大众市场人口基数大,民众对美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大众市场扩容速度较快。国内面膜品牌看准这一点后,主攻大众市场,在面膜渗透率提升的驱动下在市场上迅速扩大规模站稳脚跟。其中21-30岁和31-40岁的消费者为主要消费年龄人群,大多数以女生为主。
中国面膜消费者年龄分布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发展背景
1、政策
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面膜的需求也在逐年上涨,国家近些年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面膜等行业的发展,保证面膜行业规范,有秩序的发展。2021年中国药监局发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说明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中国面膜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面膜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渗透率
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对皮肤质量的追求逐渐增大,投入护肤美妆领域的支出越来越多,根据数据显示,中国面膜渗透率从2012年的32%上涨至2021年的56%。呈现直线上涨态势,预计中国面膜未来渗透率还会上升。
2012-2021年中国面膜渗透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需求端
随着中国国民的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增长,国民对自身皮肤保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医美行业用户规模逐年上涨且增长迅速,从2016年的28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807.3万人,同比2020年增长18.9%,医美行业用户对面膜的需求也十分巨大,用户规模的增长有利于中国面膜行业的发展。
2016-2021年中国医美行业用户规模变化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全球及中国面膜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及中国面膜的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3年中国面膜市场规模为90.5亿元,截至2021年末。中国 面膜市场规模为451.8亿元,2013年全球面膜市场规模为38.2亿美元,2020年全球面膜市场规模为87.8亿美元,预估2021年全球面膜市场规模为95.4亿元。
2013-2021年全球及中国面膜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进出口
根据数据显示,由于中国面膜兴起较晚,中国面膜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2020年中国面膜进口量达到峰值,为23.27万吨,说明我国面膜市场大部分产品来源于国外,国内技术略落后于国外,2022年1-8月中国面膜出口量为9.47万吨,进口量为11.6万吨,进出口差值正在逐步缩小。
2014-2022年1-8月中国面膜进出口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中国面膜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面膜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其中占比前五品牌有韩束、膜法世家、自然堂、御泥坊、JMsolution。韩束占比第一,占比7.07%,膜法世家占比第二占比6.06%,自然堂占比第三,占比6.06%,御泥坊占比第四,占比4.04%,JMsolution占比第五,占比3.03%。
中国面膜市场竞争格局品牌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未来中国面膜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面膜市场中消费者多为女性用户,面膜应该扩宽消费用户,开发适合男性用户使用的面膜,使自身产品多样化,在男性护肤消费市场崛起的加持下,将推动我国面膜行业整体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
按照化妆品的定义,毫无疑问面膜属于化妆品,其管理符合我国对化妆品行业的管理特点。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人体的相应部位,这是我国政府将化妆品列为强制性管理的依据。强制性管理也是我国政府对面膜行业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政府对化妆品的强制性管理着重体现在化妆品产品上市前的注册备案制度,其中美白类产品实行注册制度,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备案制度。未来我国应该加强面膜行业的产品检测监管,同时,面膜也要拓宽用户规模,开发男士面膜,使更多的消费者投入购买面膜消费中,拉动面膜行业经济增长。
未来中国面膜发展趋势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面膜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面膜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