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电侧储能
储能应用在电力系统用电侧,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对于家庭用户,通过安装光伏和储能设备,可以实现自发自用,错峰用电,收益来自将多发的电量销售给电网的收益,节约的成本为错峰用电节约的峰谷价差。对于光伏工商业用户,经济性体现在通过自发自用节约了购电价格,降低了容量成本。对于非光伏工商业用户,可以利用储能进行峰谷套利。
储能用电侧的主要用途及说明
资料来源:派能科技招股说明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用电侧储能商业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兴起,未来储能向一体化迈进。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涵盖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方面,为用户提供能源服务增值收益。储能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纽带,对于构建局部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举足轻重。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倡导“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模式多能互补,进一步激发储能市场活力。
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用电侧储能行业现状
1、全球市场
从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情况来看,据统计,2020年全球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为31.7GW,其中家用年新增12.6GW,工商业年新增19.1GW。预计2025年全球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28.7GW。
2019-2025年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量情况
资料来源:BNEF,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用电侧储能装机情况来看,2020年全球用电侧储能年新增装机容量为8.3GWh,其中家用储能系统年新增装机容量为2.3GWh,工商业储能年新增装机容量为6GWh。
2019-2025年全球用电侧储能装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BNEF,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工商业储能市场包括光伏工商业和非光伏工商业两类使用场景。据统计,2020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年新增装机规模6GWh,其中光伏配套储能年新增装机规模为2GWh,非光伏工商业市场年新增4GWh。
2019-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细分市场装机量情况
资料来源:BNEF,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市场
从中国市场来看,2020年,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达到495MW,同比增长405%,成为储能新增装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预计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将不断增长,2023年将达到850MW,占比高达41%,用户侧、独立调峰不断增长,电网输配侧、调频保持稳定。
2018-2020年中国电池储能新增装机量细分(MW)
资料来源:BNEF,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用户侧储能项目规模较小,多为工业用户,家庭用户较少。2020年上半年,用户侧在全国有26个储能项目,大多处于kW级及以上、5MW级及以下的规模区域,占上半年储能项目总数的17.5%。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川等13个地区均有项目在进行建设。
2020年上半年中国不同应用场景储能项目占比
资料来源:EESA,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用电侧储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我国庞大的工业用电规模决定了用户侧储能市场想象空间巨大,储能装机降低度电成本和容量电价支出,具备一定的经济性。部分省份针对大工业用电采用两部制电价,即电度电价和容量电价。电度电价计价由用户的用电量决定,容量电价由用户最大用电需求功率或最大变压器功率决定。当前我国各地平均按最大需量基本电价平均为35.1元/kW·月,按变压器容量平均约为24.4元/ kW·月。安装储能设备后,用户可以降低最大需量及变压器容量配置,由储能补充部分输出功率,降低容量电价成本。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