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AI+AR智能眼镜将成为智能眼镜的最终理想状态「图」

一、AI智能眼镜行业概述

1、定义

相较传统XR设备,AI智能眼镜集成了AI技术,且功能主要聚焦于视、听领域,无需采用XR产品厚重的光学设计,因此更加轻薄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场景,不仅佩戴舒适感有所提升,而且产品使用边界感也实现进一步弱化,当前用户主要通过AI智能眼镜进行影像拍照、第一视角直播、听歌通话以及AI语音交互等。在当前AI发展重心逐步向终端转变过程中,考虑到AI智能眼镜融合了视觉、听觉以及语言等人体重要感知交互方式,有望成为AI技术落地的最佳硬件载体之一。

AI智能眼镜与XR设备对比情况

2、发展历程

当前市场中,无摄像头/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已存在成熟产品,如Meta LensChat和RayBan Meta等,而带显示屏智能眼镜尽管已推出如Rokid Glasses等相关产品,但产品整体完成度仍需软硬件的进一步突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AR可实现数字世界与现实环境融合的技术特点,将带来更具想象力、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可最大化发挥AI技术的创新特性,是AI智能眼镜产品的最终理想形态。

智能眼镜行业发展态势

AI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随着移动通信、图像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创新融合,可穿戴智能设备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高科技市场之一。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多项产业政策,提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型消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等理念,将推动可AI智能眼镜的蓬勃发展。

AI智能眼镜行业相关政策

2、社会环境

据统计2023年全球眼镜的销量约为15.6亿副(对应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其中,近视眼镜销量为6.9亿副,太阳眼镜为8.1亿副,可预见未来全球眼镜销量将进一步增长。传统眼镜市场极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基础,将为AI智能眼镜的长远增长预备充足的替代拓展空间。

2019-2023年全球近视眼镜及太阳眼镜销量情况

AI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

AI智能眼镜的上游主要包括镜片提供商、镜架提供商及关键元器件提供商,为AI智能眼镜提供相应原材料和设备。中游主要为AI智能眼镜的市场制造,下游为产品应用场景,主要应用领域为工业、融媒体、运动户外及学习工作等。

AI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AI智能眼镜行业竞争格局

RayBan Meta的市场成功激起了行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当前除了传统XR智能硬件厂商,包括互联网企业和消费电子品牌也纷纷入局AI智能眼镜领域。与此前XR设备产品定位不同,当前各大厂商在研发AI智能眼镜时,不再将沉浸感作为首要考量,而是更加注重轻便和佩戴舒适性,以及降低与传统眼镜的产品边界感,而产品功能在融合AI技术的同时,更加聚焦于日常生活使用场景,如拍照录像、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等。

我国AI智能眼镜行业竞争格局

AI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趋势

据统计2023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约为50万副,预测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将达200万副,2025年预计类似传统手机厂商、互联网厂商等企业将会积极布局探索AI智能眼镜领域,推动2025年全球出货量进一步增长至400万副。到2030年,AI+AR技术有望发展到成熟阶段,AI+AR智能眼镜将进入到高速发展期,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有望增长至8000万副,2023-2030年CAGR达134%。

2023-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预测情况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优势企业分析、发展前景预测、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