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计算机制造产业链及经营现状,互联网日益普及,将促进市场快速成长「图」

随着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政府、能源、互联网、教育、金融、交通等为代表的重点行业对计算机制造行业的支撑逐步显现。

计算机整机制造的产业链中,研发和设计环节位于产业链的上游,研究、制定并控制了计算机产品的核心技术与资源、体系结构和标准,控制着整个产业链的游戏规则。计算机整机制造行业下游的企业主要是销售渠道商和服务商。

计算机制造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制造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目前中国计算机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7%,2019年我国计算机制造业营业收入达万亿元,同比增长3.9%。

2017-2019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017-2019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国微型计算机产量为3.07亿台,同比增长6.8%。2018年我国微型计算机产量3.1亿台,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1.7亿台。

2013-2018年我国微型计算机产量统计图

2013-2018年我国微型计算机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2018年我国笔记本电脑产量统计图

2013-2018年我国笔记本电脑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按照计算机销量和品牌影响力,我国计算机整机厂商可以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是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以联想为代表;第二阵营主要是国内计算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以神舟、清华同方为代表。第三阵营是在某些产品领域内占有一定优势的国内企业,但与第一、第二阵营相比在中国计算机市场还有一定差距的企业。预计未来几年,消费类计算机市场国内品牌的竞争格局总体还将保持不变。

我国计算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计算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计算机制造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当前,计算机行业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行业新的生态体系也正在孕育,计算机产业链多元创新、开源融合、应用驱动、体系融合是大势所趋。相春雷介绍,当前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创造新的计算机行业发展机遇;高性能计算、内存计算、量子计算、内脑计算等新技术将为中国的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便利的上游供应链

与计算机制造行业配套的上游供应链日趋成熟,全球多数生产商在中国大陆都设有生产基地,电脑配件产业集群效应显现,本地供应充足加之全国物流配套服务的支持,使公司采购便利,降低了库存和储运成本。

2、农村信息化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出,为计算机厂商带来商机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深入,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渗透到4-6级市场,甚至偏远农村。而随着“电脑下乡”政策的推进,催生农村市场家用计算机需求的巨大释放,给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厂商带来巨大商机。

3、移动互联普及、多媒体娱乐迅猛发展促进市场成长

从消费者角度看,用户对于计算机产品的性能增强追求是永不停止的,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更则带来计算机产品及市场的变化。从生产者角度看,计算机整机的频繁更新换代促进了计算机整机产品的消费,扩大了计算机的市场容量,从而推动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随着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提升,笔记本电脑对台式计算机市场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很多家用市场的刚性需求逐渐转向笔记本电脑。众多电脑品牌也在针对刚性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优惠的价格。当价格和配置接近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时候,这些刚性需求就会释放,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应用领域的扩大为行业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网络的日益普及,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将着重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能力方面的具体实施。金融、电信、政府、教育和能源等传统行业依然是计算机行业采购的主体,而以动漫创意、网络社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以及围绕绿色IT、绿色数据中的诸多应用,必将进一步扩大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为行业增长带来新的亮点。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计算机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计算机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产业供给风险分析、产业需求风险分析、产业财务风险分析、产业机会与风险总结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