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在广东省江门开平市三埠街道、长沙街道和水口镇一带,停泊着217艘住家船。这些住家船基本上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钢丝网水泥船,船体老旧,救生消防设备缺失,居住者多为老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既存在住家船居民和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又影响水环境质量和市容市貌。
2018年到2019年,开平市结合国家开展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实际,扎实开展住家船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共投入资金1647万元(包括安置费、拖船费、拆船费等),将217艘住家船全部清理完毕,327人“洗脚上岸”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从2019年起,当地财政每年投入245万元,持续5年作为住家船搬迁安置经费,对住家船船民给予上岸住房补贴,解决其上岸的后顾之忧。对于其中的孤寡老人、低收入家庭,政府还专门出台相关补助政策,保障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近日在广东采访河湖“清四乱”期间了解到的一个典型案例。这种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清四乱”专项行动,不仅彰显了广东省坚持原则、以人为本的行动特色,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保障。
全力出击,摸清底数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广东全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211条、总长3.67万公里,湖泊159个。其中,珠江三角洲属于全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河湖管理范围内围垦、与河争地、乱占滥用、争抢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河湖在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存在过度开发现象;少数建设项目肆意排污,破坏河湖生态,污染水源水质。这些行为不仅改变了河势,缩窄了行洪断面,严重影响防洪、纳潮和排涝安全,而且恶化了水生态环境,同时对堤围等水利工程也造成严重破坏。加上监管不力,河湖的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加强河湖水域岸线保护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2018年7月,根据中央领导指示,国家统一部署在全国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力争通过一年时间,基本完成清理整治任务。广东省河长办迅速响应,经多轮摸查,发现全省规模以上河湖存在“四乱”问题7512宗,数量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位,约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
压实责任,层层推进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清四乱”工作。2018年9月,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河长李希和省长、省总河长马兴瑞共同签发《广东省第1号总河长令》,对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进行拓展和深化。各市、县人民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河长组织协调、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按照“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将每一宗“四乱”问题清理整治的具体责任明确到市、县、镇级河长。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省“四乱”问题,省河长办先后组织开展了地市自查、流域局巡查及省遥感核查共三轮排查,做到排查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漏掉任何一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切实掌握每一个疑似“四乱”的问题。
据国家相关整治标准要求并结合广东省实际,广东省水利厅研究制定并印发整治标准,指导各地准确把握“四乱”问题认定标准和整治要求。各地根据摸查掌握的“四乱”问题特点,明确各类问题的具体整治措施。对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由省河长办逐一梳理研究,向有关河长发出督办函,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合力攻坚。
精准出击,铁腕治“乱”
一年多来,广东各地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精准出击,迅速整治了一批河湖“四乱”行为。
深圳市龙岗区新河大酒店的配套建筑龙舫位于龙岗河北岸河道内。1994年建成后,因未办理报建手续,横亘河道数十年,属“四乱”整治范围。为此,龙岗区成立了以龙岗街道为主体的龙舫拆除行动指挥部,执法、公安、交警、安监等部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积极排查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攻坚,于2018年5月全面完成拆除及清运工作。
珠海市白藤湖(友谊河、胜利河)是该市斗门区的重要内河。近年来,沿河村民在河面上擅自设立的网箱、网围、围栏、网笼、木桩、渔网等养殖设施纵横交错,如蛛网盘踞在湖面上。2019年5月,白藤街道办联合白蕉镇,组织专业清拆队伍对违规霸占河道的养殖网箱、障碍物及岸边构建物开展为期一周的清理大行动,共计清理岸边违建窝棚71间、网笼339处、养殖网箱2225个,清理面积约6万平方米。
据统计,广东省经过重拳出击、铁腕治理,已整治销号“四乱”问题7472宗,销号率为99.5%;共拆除非法侵占河湖建筑物6299栋、建筑面积510万平方米,清理非法占河面积1374万平方米,使河湖行洪空间变得通畅,生态功能也得到恢复,部分“四乱”问题河段经过整治和修复,如今建成了碧道。
“完善制度机制是保障河湖长治久安的根本。”下一步,广东将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细化实化河长湖长职责;将河湖管理的一些要求法制化、制度化;实行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建立河道管理保护新机制,为全省河湖长治久安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