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由补贴、路权等传统扶持政策所主导的市场,虽然补贴等政策推动了市场的初期形成,但其本身终究是短期的。新能源汽车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该在技术的创新及渠道的创新上,无论是政策还是企业自主行为,都应当向创新的方向转变。
新能源汽车在此前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以7月份补贴退坡为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开始呈现下降,正式体现新能源汽车本身处于政策市的特征。虽然目前外界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层分成个人消费(C端)及出行市场(B端)两者,但两者均受到政策的影响,只不过是政府驱使的方式有所改变,因此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突破,需要从成本及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下手,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以能够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的边际效应,进而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转向可持续的模式的同时,需要更多能够让消费者选择的技术空间,以争取更多需求的消费者。
最近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经常讨论的充电与换电之争,两个充电技术看似是相互对立,但都是处在市场相互认同的阶段;谁要能够在市场和使用上有所创新,就能够更大争消费者,而这两者均能够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因此两者不仅可以并列存在,而且应当鼓励有更多的技术路线出现。从广州车展起,包括奥迪、奔驰、特斯拉,也包括日韩企业在新能源方面进一步加快。此前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视程度较低的跨国企业,在近期纷纷改变策略,逐步发力新能源汽车,可以想象到今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选择权更加丰富,但对于本土企业来讲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而一些中低端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将面临严峻的竞争。
国家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规划上,针对技术标准及发展导向作出重要的改变,并明确提出将高质量发展列入至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从量化发展转向量与质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在消费趋势从新购转向换购、增购的背景下,在《规划》所指引的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下,应当不仅仅只是在原有的汽车产品上进行改良,更应当跳出原有的局限,通过平台间与业态间合作,重新理解平台、重塑概念,打造能够服务于汽车产业与出行消费者的新生态环境。
此外,针对目前比较热门的智能网联汽车,从现在传统汽车形态重塑成新的生态的过程中,会和网络、云端、无形的控制技术、不同领域的云端的信息相关,像手机开机入网一般,以后汽车可能不入网是不能行驶的,而若着眼于真正能够解决交通问题的智慧交通,不仅仅只依赖于汽车本身的入网及传感器、5G等,应当将交通产生过程包括路标、道路信息及交通参与者等所有的信息进行联网,并将大数据进行利用及有效转化,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