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首个年度产量1000万辆—— 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2024年11月14日上午10点,随着一辆粉色东风岚图知音与其他10家车企的整车同时驶下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首个年度产量1000万辆达成。这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体荣耀,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全新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规模推广蹒跚起步,到2018年的年产销超100万辆,我们用了近10年时间;再到2022年的年产销超过500万辆,我们用了约4年时间;到今年的年产销突破1000万辆,我们用了约2年时间。时间和产销量数字的跳跃,显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崛起,勾勒出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轨迹。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站在1000万辆新起点,回望产业发展历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果断作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历史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得益于各部门齐心协力、主动作为,出台系列支持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得益于行业企业踔厉奋发、矢志创新,突破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性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得益于我国坚持全球分工合作、互促互进,构建了优质高效的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1000万辆的达成,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性成功的标志。汽车业是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以及消费升级趋势,极大拓展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塑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优势。同时,作为一个技术、资金和人才密集的长周期产业,汽车产品的开发是建立在企业对消费趋势和先进技术掌握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洞察,没有更高技术含量和性价比的产品,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难以实现1000万辆的跨越。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国家战略引领和企业奋力创新,我国新能源汽车不仅避开了美日欧传统燃油车的优势领域,而且在电动汽车新赛道实现了技术和产业链领先。一方面,在电机、电控、电池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领域持续深耕。近年来,我国在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路径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动力电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动力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主材的全球出货量占比超过70%。另一方面,我国拥有新能源汽车制造完整产业链优势。在汽车制造基本工艺和底层技术方面积累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型多,汽车装备和零配件及相关产业服务齐全,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中心。

1000万辆的达成,是我国汽车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新起点。高质量是汽车强国的底色。业内公认的汽车强国主要有3个标志性指标: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二是掌握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充分开拓国内外市场。随着产销规模的不断跃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加速实现由产品到产业的全方位“出海”。不过,当下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有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地企业出台不公平或歧视性贸易政策,破坏正常的国际经贸秩序。国内汽车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无序竞争的情况,甚至波及产业链上下游,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应对。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澎湃,深刻改变着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如果我们把电动化比作新能源汽车竞赛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就是下半场。首个年度产销1000万辆的达成,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在上半场已取得全球领先优势。然而,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下半场。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不为国际上一些老牌汽车企业放缓电动化步伐所迷惑,不因惧怕美欧等西方国家的打压而退缩,而是通过更加深入的创新,不断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同时主动加强与各国企业交流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实现全球化发展,早日实现汽车强国目标。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重点区域分析、主要企业分析、投融资及预测、发展战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