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红外热像仪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分析,民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图」

一、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发展概述

红外热像仪也叫红外成像系统或红外探测系统,是一种成像装置。红外热成像仪主要由红外光学系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后续电路和图像处理软件等部分组成,红外图像转换成可见图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利用对红外辐射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把红外辐射变为电信号,该信号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红外辐射的强弱;第二步是通过电视显像系统将反映目标红外辐射分布的电子视频信号在电视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实现从电到光的转换,最后得到反映目标热像的可见图像。

红外热像仪核心部件及功能

红外热像仪核心部件及功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末,红外热像仪的初步接触与了解。中国首次知道红外热像仪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获得了红外热像装备。此后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对红外热像装备的工作原理、材料、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军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研制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除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电科集团11所、兵器工业集团211所,一些高校如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也开始了红外技术的研发工作。

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中国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上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技术的开发成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用红外热像仪的研究与发展,以高德红外、大立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红外热像仪企业开始研制生产非制冷民用红外热像仪,并大力攻关上游核心器件红外探测器,取得了突破。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非制冷型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国产化生产能力。

二、红外设备在军用领域的运用

红外热像仪最早运用在军事领域,在军事上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根本应用是昼夜观察和热目标探测。根据红外探测器是否具有制冷设备可以将其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红外装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逐步拓展,按载体分类来看,主要有卫星、导弹、飞机、坦克、舰船和单兵等,其中除单兵以非制冷型为主外,其他皆以制冷型为主。

军用红外设备按载体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我国军用红外热像仪已装配在导弹、飞机、坦克、火箭、炮、枪等多种武器装备中。裁军后我国军队规模约为200万人,按照我军10%的部队装备红外热像仪来推算,则我国单兵用红外热像仪市场容量可达到20万套,以每套2万元来计算,市场规模为40亿元。红外热像仪在坦克装甲车辆、舰船、飞机以及制导武器上均有广泛应用。根据测算,我国军用红外市场的市场总容量达300亿元以上。

我国军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

我国军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红外设备在民用领域的运用

随着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外技术应用方向由目前的安防监控、工业检测、消防救援、国防安全、车船载夜视冶金石化等方向逐步向更多的民用领域迅速扩展,民用市场增速显著大于军用市场。红外热像仪在民用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红外热像仪在电力、建筑、执法、消防、车载等行业应用的推广,国际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据预计,我国红外热像仪总需求约184亿元,涉及到消防、电力、工程建设、制程控制等领域。

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

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民用市场上,国内从事红外技术产品研制、生产和经营的单位约有400余家,初具规模的约有30余家。民用红外热像仪的供应商有10多家,但大部分企业研发实力弱,品牌影响力小,许多企业实际上是国外产品的代理商或者是系统集成商,不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研发能力较强的则主要有高德红外、大立科技、艾睿光电等。以高德红外为例,2011-2017年间研发支出费用逐年增长,2015年更是达到了150.7%的增长速度,2017年研发费用增长至2.4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约25%。

2011-2017年高德红外研发支出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44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主体企业竞争态势分析、下游需求产业运行透析、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投资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