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智慧物流助力钢铁物流产业升级
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慧物流逐步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而当前,工业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正在升级,智慧物流不仅将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提供现代物流支撑,通过供应链体系的优化助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也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产业体系的协同提升。
(二)“一带一路”助钢铁业转型升级复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够同时结合国内自贸区的建设,引导对钢材的市场需求,并且能进一步形成“东西互动、南北互通、海陆融合、内外一体”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中东、中亚和非洲等地区钢铁制造装备比较落后,而且中国目前大多数所谓的“过剩”产能,对这些地区的需求而言其实都是相对先进的。因此,中国的钢铁行业能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地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实现转型升级。中国钢铁长期的规模出口积累的巨大的海外客户基础,是其具备属地化制造的市场条件,而且中国在钢厂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娴熟的工艺技术以及成套的钢铁制造装备的供应能力,也使得中国在钢厂建设的单位投资成本全球最低、效率最高。钢铁业的转型升级复苏也必定能带来钢铁物流行业的繁荣。
(三)钢铁物流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项目
鞍钢集团鞍山钢铁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经过推荐、审查,成为全国钢铁行业第一家物流服务标准化的试点项目,执行时间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
鞍山钢铁下属的鞍钢股份物流管理中心基于物流服务标准化的试点项目,以提升钢铁物流服务水平、创建行业服务品牌、推进物流服务改革与发展为重点,牵头完善和优化钢铁物流标准化体系、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开展标准宣传培训并组织标准实施,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不断提高钢铁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为钢铁物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和动能。
此次,鞍山钢铁物流服务标准化项目成为国家级物流行业标准试点项目,将对规范钢铁行业物流领域的服务质量意识、实际操作水平等具有深远意义,必将助推钢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不利因素
(一)缺乏整体规划
我国钢铁物流业目前还缺乏整体规划,主要表现在物流的布局不合理,物流环节不流畅,物流方式单一,流通成本高,市场不规范等等。现阶段,我国钢铁物流企业不像钢铁企业那样成规模,企业整体偏小,而承担的功能太多,涵盖流通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许多钢铁企业布局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环境容量、运输条件、能源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其配套物流业的发展。这造成消费与需求的脱节,北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而南方需求旺盛,却产能不够。
(二)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国钢铁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低,给钢铁物流企业带来了技术瓶颈。目前,钢铁物流业已建立了自身的运营模式,但其信息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钢铁物流企业在出入库、保管保存、仓储等各个环节还是依托于传统的方法,许多企业还停留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较低层次的运营模式上,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物流。
(三)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钢铁物流人才是既具有钢铁行业知识,又具有现代物流专业技能的跨行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智力支撑的作用。要推动钢铁物流发展,必须保障钢铁物流企业人才的成长,目前,钢铁物流业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培训和培养人才均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
粗钢产量预测
2016年1-12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为8.08亿吨,同比增长了1.2%。2017年1-12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为8.32亿吨,同比增长了5.7%。2018年1-5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为3.7亿吨,同比增长了5.4%。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达到8.43亿吨,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6%,2022年粗钢产量将达到9.04亿吨。
钢铁物流货运量预测
我国钢铁行业物流量规模庞大,按照钢铁企业每生产1t粗钢,外部产生4-5倍的物流量计算,2017年全国粗钢产量8.32亿吨,直接产生的对外物流量就达到33.28-41.6亿吨。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钢铁物流货运量将达到36.92亿吨,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94%,2022年钢铁物流货运量将达到44.78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