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电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一、电感器概述

1、定义及分类

电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当交流电通过电感时,电流产生的磁场将其他的绕线切割,从而产生反向电压并阻碍电流变化,反之当电流减少时,则向电流增加的方向产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的趋势。电感的这种特性使得电路中电流通过更加平滑,减弱开关瞬间电流的急剧变化,起到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功能,可与电容、电阻等元件组合,对电路形成一定保护作用。

电感器的主要分类介绍

2、发展历

电感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最早的电感器是由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于1831年用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铁芯线圈。随后,美国的约瑟夫·亨利发表了关于自感应现象的论文。人们将电感量的单位称为亨利(H),简称亨。到了19世纪中期,电感器在电报、电话等装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我国电感器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可以概述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和调整期。

电感器发展历程

二、发展背景

电感器作为重要基础元器件之一,应用范围广泛,且与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发展紧密相关,公司产品正逐步拓展在服务器、汽车电子、充电桩、光伏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客户群体,新兴应用领域受到行业政策的正面影响,其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客户群体正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行业发展有效带动包括电感器在内的原材料采购需求,积极的行业政策有效刺激着行业产品的发展。

电感器行业相关政策

三、产业链

电感器上游主要是漆包线、绞合线、磁芯、磁环等原材料厂商,相关原材料市场已发展较为成熟,上游厂商众多,市场供应充足,上游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为稳定。下游领域产品包括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仪器仪表、电机马达、充电桩、光伏、工控电源以及消费电子领域,应用领域广泛。

电感器产业链

四、电感器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感器经过了多次技术迭代。20世纪中期,全球电感器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数据,全球电感市场空间有从2019年的529.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18.6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91%。

2019-2023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情况

2、中国磁性元器件市场规模

20世纪60年代,磁性元器件产业逐步从欧美地区向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国内投资环境良好,人工成本低廉,全球磁性元器件产业逐步向我国转移并整体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具有电子制造产业基础的地区,我国磁性元器件整体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市场规模来到了578亿元,同比增长9.47%。电感器作为磁性元器件的重要门类之一,磁性元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电感器行业市场容量的不断拓展。

2018-2023年中国磁性元器件市场规模情况

3、中国电感器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通讯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相关产业大规模建设,中国电感器市场规模快递发展。近年来,我国移动通讯、消费电子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利推动电感器件行业发展。2023年我国电感器市场规模来到了135亿元,同比增长7.14%。

2018-2023年中国电感器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电感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五、电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电感器制造业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企业主要依靠成本、服务等优势从事代工生产,竞争力有限。但随着我国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已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规模化本土厂商,如可立克、京泉华、美信科技、铭普光磁、亚信科技等,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电感器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电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介绍

可立克公司始创于1995年,是一家在磁性元件和电源领域快速成长且具高增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电感及电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在广东惠州、广东清远、江西赣州设有三大生产基地,拥有百条以上磁性元件生产线和数十条电源生产线,具备年产磁性元件15亿只、电源3亿只以上的生产能力。2023年全年,可立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8亿元,同比增长42.86%。

2019-2023年可立克营收情况

六、电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电感器产品正向着小型化、集成化、大功率、高效率、低损耗方向发展,一方面,随着节能降耗意识的不断增加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的稳定性需求不断提高,对电感器效率与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结构设计、材料选型等多个方面优化能效比例,降低能量损耗;另外一方面,随着下游产品向功能设计多样性、小型化方向发展,对电感器的小型化、集成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感器从立体结构向平面结构、片式结构或者利用磁集成技术有效减小电感器体积,不断提高元器件的功率密度,而且为下游客户的整体方案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此外,自动化设备改进成为行业内降低人力依赖,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从工艺设计、自动化设备改进等方面着手,能够有效提高厂商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为完善的质量管控提供强力的支撑。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电感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4-2030年中国电感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51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感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感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企业竞争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建议研究、发展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