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电器产业概述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二、继电器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产品,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扶持、鼓励这一领域的发展。《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中,都将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产业作为扶持、鼓励发展的对象,继电器的发展也将得到相应的支持。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继电器行业产业链
1、继电器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继电器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各类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供应商、中游继电器的生产制造和下游继电器的应用三个部分。触点/银丝材是继电器生产中占比最大的原材料,约为36%,其次分别为铜材、工程塑料、漆包线、铁材等。下游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储能领域、光伏产业、通信设备、电力设施等。
2、继电器行业下游应用分析
继电器作为关键的自动控制组件,下游应用广泛。汽车、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传统下游市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扩张。与此同时,航天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也为继电器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当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为61.2%,连续8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四、全球继电器行业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磁继电器市场规模大约达到516.7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约12.1%;2022年需求量约为107.9亿只,比2021年同比增加2%。预估到2026年全球电磁继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715.6亿美元,全球总继电器需求量将达到132.6亿只。
五、中国继电器行业现状分析
1、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规模
2021年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达248.12亿元,2022年中国继电器市场持续兑现潜力,2019-2022年年复合增速达6.63%,较2019年市场规模扩大了47.93%。其中,由于军品研发具备高技术、严标准的特点,市场参与者少且具备较高技术积累,因而航空航天市场占继电器总体市场份额较小。
2、中国继电器行业供需情况
在供给方面,中国继电器行业的产量不断增长,占全球继电器产量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2021年我国继电器产量达107.23亿个,预计2023年我国继电器产量达123亿个。随着特种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的发展,我国继电器行业蕴藏巨大的市场潜力。
六、继电器行业竞争格局
1、继电器行业竞争格局
继电器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未来,随着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光伏领域的强劲增长、全球电表智能化、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随着5G通信的普及,继电器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继电器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及欧美。在全球市场份额方面,Panasonic与宏发股份位列前两位,共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
2、继电器行业重点企业营收
宏发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继电器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涵盖了电磁继电器、电感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航天电器凭借技术、品牌、产品、管理等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和光电子行业的核心骨干企业。2023年上半年宏发股份和航天电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13和2.08亿元。
七、继电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防务领域电动化持续发展,高压直流继电器需求将持续增长;接触器向低功率、体积和负载比更低、耐环境性能更高方向发展,航空、航天高端市场需求旺盛;平衡力继电器逐步扩展为大功率继电器系列产品开发,适配防务领域高功率、大电流需求应用;固态继电器向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防务装备技术升级以及供配电发展趋势,270V固体功率控制器产品需求明显,将实现产品市场突破。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继电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4-2030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