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洞析: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图」

一、企业基本概况

1、行业定义

在LCD产业链中,光学膜企业生产出的光学膜最终应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因此,光学膜行业与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消费类电子行业的特性是直接面向消费者,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收入下降甚至失业,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降低。因此,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光学膜行业也会随着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2、重点企业基本情况对比

双星新材是一家专注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构建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节能窗膜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的五大板块。

激智科技主要从事显示用光学膜及功能性薄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激智科技已发展成为业内领先的显示用光学膜生产企业,未来激智科技将持续致力于研发创新,巩固其全球高端显示用薄膜的领先地位,推出更多基于涂布技术的功能性薄膜产品。

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对比

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历程对比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1年实现深交所挂牌上市,登陆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双向拉伸薄膜产业基地、国家火炬宿迁薄膜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由世界500强专业研发、管理团队共同创办。激智科技于2016年11月15日上市。

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历程

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对比

1、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

从资产来看,2021年双星新材的总资产为121.3亿元;净资产达到9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0.9亿元,同比增长13.1%;截至2022年6月30日,双星新材的净资产为97.6亿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22年6月底激智科技的总资产为36.4亿元,同比增长3.9%;净资产为16.8亿元,同比下降0.4%。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总资产统计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总资产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净资产对比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净资产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净资产增速对比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净资产增速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从营收和营业成本来看,2021年双星新材实现了营业收入59.3亿元,较上年增加8.7亿元,同比增长17.2%;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4.8亿元,同比增长31.9%。2021年营业成本为44.9亿元,较上年增加了2.3亿元,同比增长5.4%。

2021年激智科技实现了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5.5%;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0.3亿元,同比增长21.8%。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8.5亿元,同比增长32.8%。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对比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成本对比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成本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企业营收结构

2022年上半年双星新材的主要产品有光学材料膜、新能源材料膜和可变信息材料膜等,其中光学材料膜的营收占比为30.7%,在该企业主营产品中排名第1;激智科技的主要产品有光学薄膜和太阳能背板膜等,光学薄膜的营收占比为54.5%。

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结构图

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企业净利润

2021年双星新材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92.3%;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7.1亿元,同比增长18.2%。2022年上半年激智科技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亿元,同比下降40%。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对比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ROE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6-2021年期间,双星新材平均每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激智科技平均每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022年上半年,双星新材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说明该企业在经营期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相对较强。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对比图

2016-2022年H1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6、企业研发投入对比

2021年双星新材和激智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67亿元和1.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和6.4%。比较2021年和2020年的研发投入增量,双星新材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1.1亿元,研发费用率较上年增加了1.39个百分点。2021年激智科技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0.1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减少了0.96个百分点。

2020-2021年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金额统计图

2020-2021年光学膜行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金额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重点企业光学膜产品经营情况对比

1、光学膜产品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从各企业每年的光学膜业务的营业收入来看,双星新材的成绩都相对较好。2021年双星新材光学膜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增长33.7%,占总营业收入的36.2%。2022年上半年双星新材和激智科技的光学膜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和5.61亿元,分别增长22.6%和0.1%。

2016-2022年H1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营业收入统计图

2016-2022年H1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营业收入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2021年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营业收入及占比图

2020-2021年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营业收入及占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年激智科技在光学膜产品上的营业成本为9.95亿元,同比增长29.8%,占总营业成本的66.1%。2021年双星新材在光学膜产品上的营业成本为13.94亿元,占总营业成本的35.0%。

2016-2022年H1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营业成本及占比图

2016-2022年H1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营业成本及占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年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成本分析图

2021年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成本分析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光学膜产品毛利率

2021年双星新材在光学膜产品上的毛利率为35.1%,较上年同期增加11.6个百分点。2021年激智科技在光学膜产品上的毛利率为24.4%,较上年同期减少4.3个百分点。

2022年上半年双星新材和激智科技在光学膜产品上的毛利率分别为30.1%和18.2%,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

2016-2022年H1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毛利率对比图

2016-2022年H1双星新材VS激智科技光学膜毛利率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光学膜产销、存量

2021年激智科技光学膜生产量为10568.81万平米,同比下降0.2%;销售量为10265.96万平米,同比增长5.1%;库存量为2303.72万平米,同比增长15.1%。

2016-2021年激智科技光学膜产品产、销量统计图

2016-2021年激智科技光学膜产品产、销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21年激智科技光学膜产品存量统计图

2016-2021年激智科技光学膜产品存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光学膜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本文采编:CY1262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标杆企业研究、重点企业分析、前景预测及风险因素分析、发展策略及投资机会透视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