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用伺服系统行业概述
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主要包括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编码器,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技术,属于高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伺服系统可以分为通用伺服系统和专用伺服系统, 其在产品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
通用、专用伺服系统产品结构性能差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伺服系统行业产业链
1、结构示意图
伺服系统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和其他材料,主要为稀土、传感器、硅钢等金属;中游为伺服电机制造、伺服驱动器制造、数控系统研发等环节;下游应用包括医疗器械、机器人、汽车制造和工业装备等领域。
伺服系统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成本结构
驱动、电机和编码器三大件的性能决定了系统最终的表现。从成本构成上看,驱动器成本占比42%;电机占比约35%;编码器由码盘、光源和接收器组成,成本占比约为11%。
伺服系统成本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埃斯顿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下游应用
伺服系统行业下游应用极为广泛,2021年,电子制造设备、电池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包装机械和光伏设备的应用占比依次为22%、13%、12%、9%、7%。
2021年伺服系统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MIR睿工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通用伺服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通用伺服系统行业现状分析
1、市场规模
2021年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约为233.3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通用伺服市场规模为173.3亿元,同比下滑3.45%,主要受到2022年传统制造业景气度较弱以及国内疫情影响。预计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2017-2022年Q3中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MIR睿工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国产化率
国内伺服厂商以较短的货期和充足的备货扩大自身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均实现增长。近年来通用伺服国产化率逐年攀升,2021年行业国产化率达到23.57%,2022年前三季度提升至30.51%。
2008-2022年Q3通用伺服国产化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汇川技术招股书,MIR睿工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伺服系统行业政策
201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与支持伺服系统行业的发展,保障工控产业链自主可控。中长期看,进一步提升工业自动化中高端领域国产伺服渗透率是国产伺服系统厂商体量进一步增长的长期动力。国内工控龙头汇川技术、以PLC起家布局整体运控系统的信捷电气、绑定新能源高景气下游的内资伺服龙二禾川科技等厂商有望受益。
国产伺服系统相关发展政策
资料来源:雷赛智能招股书,国务院,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通用伺服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我国通用伺服市场为外资品牌主导,尤其以性价比出众的日系为主。随着我国本土品牌的崛起,研发力度持续加大,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市占率持续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通用伺服市场内资市场份额提升至30.51%。
2017-2022年Q3通用伺服市场区域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MIR睿工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市场份额
目前,伺服系统市场竞争较为分散。国产新兴伺服厂商不断涌现,在2022年前三季度通用伺服市场中,汇川技术以21%的市场份额排在首位,其次为西门子、松下、安川、三菱,市场份额依次为10.5%、8.4%、7.7%/7.3%.
2022年前三季度通用伺服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MIR睿工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通用伺服系统行业趋势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要求伺服系统向高精度、高速度、大功率方向发展。
1、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采用数字式伺服系统,利用微机实现调节控制,增强软件控制功能,排除模拟电路的非线性误差和调整误差以及温度漂移等因素的影响,这可大大提高伺服系统的性能,并为实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创造条件。
2、开发高精度、快速检测元件。
3、开发高性能的伺服电机(执行元件)。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通用伺服系统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通用伺服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