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淡水捕捞
淡水捕捞是指在江河、湖泊等内陆淡水水域,利用渔船、渔具及其它相关设备对淡水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进行捕捞的生产活动,是内陆水域渔业的中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
根据捕捞水域的不同,淡水捕捞分为江河捕捞、湖泊捕捞、水库捕捞和池塘捕捞四种。
淡水捕捞的主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
淡水捕捞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渔船、渔具及其它相关捕捞设备等环节;中游为淡水捕捞环节;下游为水产品加工及各类销售渠道环节。
淡水捕捞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下游端分析
从水产品加工方面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产加工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淡水加工产品占比小幅提升。具体来看,2021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为2125.04万吨,同比增长1.64%,其中淡水加工产品占19.59%。
2015-2021年中国水产品加工总量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消费需求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14.2千克,较上年增加0.3千克。
2015-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行业现状
1、产值规模
淡水捕捞作为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渔业的不断发展,2018年以前,我国淡水捕捞行业产值规模呈上升趋势。由于2018年起我国海河、辽河、松花江等流域实施禁渔期制度,使得我国淡水捕捞行业产值出现大幅下降,到2021年我国淡水捕捞行业产值为336.56亿元,同比下降16.68%。
2015-2021年中国淡水捕捞行业产值规模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产值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我国淡水捕捞产值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江苏、安徽和浙江,产值占比分别为38.58%、12.03%和8.52%。
2020年中国淡水捕捞产值区域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量情况
从产量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淡水捕捞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淡水捕捞产量为119.78万吨,同比下降17.82%。
2015-2021年中国淡水捕捞产量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产量结构方面来看,2021年我国淡水捕捞产量中,鱼类占比最高,达76.83%,其次为贝类和甲壳类,占比分别为11.68%和10.12%。
2021年中国淡水捕捞产量细分种类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产量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我国淡水捕捞产量中,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和安徽,产量分别为25.94万吨、16.98万吨和14.4万吨。
2020年中国淡水捕捞产量TOP10省份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淡水捕捞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四、发展趋势
过去我国渔业长期一直是靠掠夺资源来达到高产的,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加之工业三废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渔业自身鱼病、鱼药、鱼饲料、鱼排泄物等污染,使得我国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不能满足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与渔业有关的法规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健全了渔业执法队伍。还投资兴建了一批全国性鱼类原、良种场和保护基地,并成立了全国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及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又在沿海和内陆大江河、湖泊确立禁渔期、禁渔区,在鱼类繁殖与生长期严禁捕捞,确保渔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如在长江每年4月至6月全江禁捕、封渔等。随着各项举措的实施,我国渔业资源也将逐渐恢复,行业也将迎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淡水捕捞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水产捕捞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