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男性护肤品将成为行业增长新动力「图」

一、概述

护肤品是化妆品的一种,是具有控油、保湿、保护皮肤等功能的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护肤品,不再是过去只有富人才用的起的东西。现如今护肤品已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它对人们的精神、形象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护肤品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面膜、眼霜、面霜、精华素、原液、爽肤水、防晒霜等种类。

护肤品的分类

护肤品的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产业链

护肤品行业的上游主要为水、油脂、乳化剂、稳定剂、功能性添加剂和香精色素等原材料;下游主要为百货专柜、美容院、日化店、商超、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护肤品行业产业链结构

护肤品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全球现状

1、市场规模

随着全球护肤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据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483亿美元,同比增长5%。

2015-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2015-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市场结构

护肤品按照使用部位不同分为面部护肤品、身体护肤品、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产品。据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中,面部护肤品市场规模占比最高,占比为76.64%,身体护肤品其次,占比为13.87%,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的市场规模较小,占比分别为2.33%和7.16%。

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细分种类分布情况

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细分种类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区域结

目前,全球护肤品市场中,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是全球主要的护肤品市场,占比达50%以上。据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中,亚太地区市场规模占比为56%;北美地区为20%;西欧地区为14%。

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区域分布情况

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区域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现状

1、市场规模

护肤品作为一种日用消费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近十年来欧美护肤品大牌对于国内市场的持续投入和培育,国内消费者已经逐步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和消费理念,为护肤品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及肌肤护理的需求日益关注,人们护肤意识的增强,加上近年来“他”经济带来的男性护肤品增量的不断扩大,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15-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2015-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市场结构

从市场规模细分种类情况来看,2020年我国面部护肤品市场规模为1438.7亿元,占总规模的93.3%;身体护肤品市场规模为76.5亿元,占总规模的5%;手部护肤品市场规模为26.8亿元,占总规模的1.7%。

2020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细分种类分布情况2020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细分种类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重点细分行业

皮肤学级护肤品,在国际上通俗称为“药妆”,介于药品和普通护肤品之间,兼具药品的治疗性和化妆品的修饰性功能。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皮肤问题愈发的凸显,人们对于护肤品的追求也发生改变。皮肤学级护肤品随之快速崛起。据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为168亿元,同比增长23.5%

2015-2020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2015-2020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4、投融资情况

随着我国护肤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加入。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护肤品行业投融资数量为20起,投融资总金额达31.63亿元。

2016-2021年中国护肤品行业投融资情况

2016-2021年中国护肤品行业投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IT桔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进口情况

由于我国化妆品及护肤品行业中高端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被外资企业所占据,使得我国主要以进口高端化妆品及护肤品为主。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量为21.35万吨,同比下降8.3%;进口金额为186.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2016-2021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情况

2016-2021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情况

注:统计口径为海关编码33049900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进口来源地区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金额来源前三的国家为日本、法国和韩国,占比分别为25.6%、21%和20.1%。

2021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金额来源地区分布

2021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金额来源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出口情况

从出口方面来看,2021年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出口量为12.22万吨,同比增长14.2%;出口金额为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2016-2021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出口情况2016-2021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出口情况

注:统计口径为海关编码33049900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竞争格局

1、市场份额

从全球护肤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全球护肤品行业CR5为27.9%。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排名前3的品牌依次为欧莱雅、拜尔斯道夫和雅诗兰黛雅诗兰黛,占比分别为10%、4.9%和4.6%。

2019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2019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中国护肤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来看,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实力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本土化妆品企业依靠对国内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及本地资源优势,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定位,同时借助消费升级以及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在市场上迅速崛起,行业地位、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护肤品行业CR10为30.7%,其中有3个我国本土品牌。

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研发投入情

欧美、日韩护肤品巨头为巩固行业地位,全面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一流的药学试验室、皮肤学中心以及产品开发与测试中心等。研发队伍庞大,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广。2015-2019年欧莱雅每年研发费用率超过3%,处于行业翘楚地位,其他品牌也基本维持在2%-3%之间,领先行业整体水平。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创新动能,促进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主要护肤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近年来主要护肤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行业发展趋势

1、产品天然、绿色、健康化发展

护肤品主要用于人们面部的营养与保健,产品与皮肤的高度亲和、无刺激、无负担,应是消费者的首选。近年来,各大护肤品牌如百雀羚、百草集、相宜本草、韩束、一叶子等相继推出具有安全成分和特定功效的草本护肤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源自天然成分和原料,借助于现代先进的萃取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复配护肤品基质原料而研发的绿色、安全的护肤品,具有零添加化学刺激性成分、功效俱佳等优点,逐渐成为消费者关切的焦点,也将今后护肤品企业研发的重点。

2、产品更加细分化

护肤品主要品类有膏、霜、乳、液和其他人体用品等,而每一用品根据使用部位和功能不同、使用群体不同(男性、女性、儿童)、地区不同(南方、北方)、季节不同(春、夏、秋、冬)、肤质不同(中性、油性、干性)等,又会衍生出不同细分类品种,呈树状结构发散延伸。伴随着护肤品市场总量的不断扩张,为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护肤产品的针对性、功能性会更强,今后产品细分化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3、男性护肤品将成为行业增长新动力

随着近年来国内护肤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女性护肤品市场已趋向成熟,而男性市场还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男性护肤品市场,推动了国内男士护肤品市场的竞争与发展。而当今男性消费者的思想已冲破以前旧观念的束缚,男士护肤品已成为男性改善自我形象,成功塑造男性气质的重要媒介。在被称为“颜值经济”的护肤品行业快速发展潮流中,男性也将逐渐成为拉动护肤品市场消费扩容的庞大群体,男性护肤品也将成为行业继续增长的新动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护肤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1251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分析、重点企业分析、发展趋势、投资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