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鱼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草鱼市场消费低迷「图」

一、草鱼养殖产量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产量占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1/5。一直以来,草鱼以其养殖技术成熟、投入成本低、管理难度小、养殖成活率高、消费市场稳定而备受生产者青睐,并据此形成了一条从育种、养殖、饲料、病害防控到加工、流通和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近年来,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渔业绿色发展等政策影响,草鱼产业经历转型调整的过程,一批草鱼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9年中国草鱼养殖产量为553.3万吨,占整个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的21.7%。

2014-2019年中国草鱼产量变化情况

2014-2019年中国草鱼产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草鱼养殖分布较广,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养殖。长期以来,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是草鱼的主要产区。从省份来看,2019年广东省的草鱼产量最高,达94.90万吨,其次是湖北省,达87.98万吨,湖南省名列第三,产量为61.03万吨。

2019年中国前十省市草鱼产量统计情况

2019年中国前十省市草鱼产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养殖模式

按照养殖模式的不同,草鱼养殖模式可分为主养、混养、淡水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以及种养结合等。不计固定资产折旧和养殖户家庭劳动力成本,仅草鱼养殖部分,主养草鱼的养殖户亩均年收益为3130.9元,远高于非主养草鱼的养殖户的404.3元。

其次,从经济效益上看,池塘养殖的亩均年收益2149.2元,低于非池塘养殖的3873.2元,也低于网箱养殖和水库养殖,后二者的亩均年收益均超过6000元。

第三,从生产成本看,种养结合户年均生产可变成本5374.1元/亩,远低于非种养结合户的11748.5元。若考虑草鱼收入之外的其他鱼类收入和水生蔬菜、青饲草等种植业收入,则种养结合户的亩均收益要比非种养结合的养殖户高出964元。

不同规模养殖模式的草鱼养殖亩均成本收益分析

不同规模养殖模式的草鱼养殖亩均成本收益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当前,我国草鱼养殖主体仍采用传统养殖模式。仅有18%的调查样本采用新型养殖模式,且这些样本户主要来自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在新型养殖模式中,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约占42%,池塘种青养鱼、池塘集约化“跑道养殖”、池塘品质调控等模式各约占15%,池塘“渔光互补”模式、滨海盐碱池塘规模化养殖模式、池塘—湖泊复合型养殖模式、小区型池塘工程化高效养殖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等比例较低,共约占13%。

草鱼新型养殖模式占比图

草鱼新型养殖模式占比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草鱼养殖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三、草鱼加工情况

近年来,随着草鱼加工保鲜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我国草鱼加工量、加工产品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从草鱼提质净化、分割冷鲜,到调理制品、熟食即食的适合餐饮配送、家庭烹饪、快餐饮食、休闲营养的系列产品加工业。

目前草鱼加工产品主要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分割、调制草鱼、三去草鱼等冷冻冷鲜产品占50%以上,风味熟食鱼制品和风干腌制鱼制品共占30%以上,鱼糜制品约占10%。草鱼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广东、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等省,其中湖北草鱼年加工量最大,达16000多吨;广东省草鱼年加工量2000多吨;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的草鱼加工产业逐步发展,浙江草鱼加工以绍兴醉制风味草鱼加工为主。

主要草鱼加工企业情况

主要草鱼加工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草鱼养殖产业效益

1、经济效益

原料成本、劳动工资和包装费是草鱼加工主体的主要支出。2018年,草鱼加工主体的总经营成本中63.3%是原料成本,其次是劳动工资,占12.6%,再次是包装费,占5.5%。原料、工资和包装三项支出占草鱼加工主体经营成本的81.4%,水电租金税费等其他支出占18.6%。2018年,20个草鱼加工主体平均支出为4359.3万元。

草鱼制品是加工主体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20个草鱼加工主体的平均收入为6167.2万元;草鱼加工制品销售收入占被调查主体销售收入的51.8%。

2018年草鱼加工成本构成情况

2018年草鱼加工成本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社会效益分析

不同规模草鱼加工主体雇佣员工的地域倾向性具有差异。小规模草鱼加工主体(员工数量低于200人)倾向于雇佣本地员工,其员工93%来自当地县域,7%来自外地;中等规模草鱼加工主体(员工数量200-500人)倾向于雇佣外地员工,其员工16.67%来自当地县域,83.33%来自外地;大规模草鱼加工主体(员工数量在500人以上)对雇工无明显的地域倾向,雇工42.22%来自当地县域,57.78%来自外地。这些说明,草鱼加工企业为县域劳动力就业作出重要贡献。

草鱼加工主体对人力资本提升和社会公益事业有重要贡献。技能培训方面,90.91%的草鱼加工主体2018年都组织了专业技术培训,年培训7.75次,年培训1187.25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苗种培育技术、科学投喂技术、病害防治技术、调节水质技术、养殖管理技术、养殖及加工技术和工工艺提升技术等。公益项目方面,70%的草鱼加工企业参与到资助贫困学生、弱势群体、产业扶贫、政府公益基金等公益项目中。

不同规模草鱼加工主体雇佣员工的地域倾向性

不同规模草鱼加工主体雇佣员工的地域倾向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草鱼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育种方面

草鱼至今没有人工选育的良种,依然是野生种的直接利用。野生种由于缺少定向选育,生产单位又不注重亲本留种操作规程,导致草鱼种质抗逆性差、生长性状退化,种质问题成为制约草鱼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亟待加强对草鱼的种质源的利用和良种选育。草鱼性成熟周期晚,即使在广东一般也要4年才能性成熟,新品种培育周期长;普通草鱼苗种常年生产利润较低(售价约5元/万尾-10元/万尾水花),短期的经济价值驱动力弱,导致草鱼新品种研发单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有强烈意愿投入研发的生产企业不多,众多的中小型苗种场没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品牌意识来推进草鱼优质品种的选育改良研发。

2、养殖方面

草鱼养殖户以分散的小规模养殖户为主,养殖规范性和科学性弱,养殖户有过密投苗的倾向。当前环保与绿色发展对水产养殖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养殖区域普遍缺少功能规划,养殖池塘的工程化和机械装备水平较低,养殖尾水的处理方式亟待完善。草鱼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应对生产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缺乏渔业保险等风险分担措施。另外,虽然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新模式的推广受产权不稳定、产品优质不优价、进入门槛高、经营者能力弱等问题影响。

3、加工方面

草鱼的加工利用率低、产品种类少,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现有鱼类前处理与加工设备不适合草鱼的原料特点,草鱼加工机械化程度低,产品稳定性和加工效率难保证,限制了规模化发展;在养殖和保活贮运过程中渔药、饲料及添加剂的不合理或不规范使用等问题也导致加工产品存在安全风险。目前草鱼加工主体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70%的草鱼加工主体反映有资金压力且基本上都是因原料采购而起,14.29%的主体面临人员工资压力。草鱼加工主体平均贷款金额为703.25万元,但仍有40%的草鱼加工主体反映存在贷款难问题。

4、病害防控方面

我国草鱼病害较为严重,由于草鱼病害防控投入品质量良莠不齐,病害防治技术服务人员缺乏,养殖户病害防控知识有限,乱用及滥用药物现象仍较为普遍,不仅影响防治效果,甚至造成草鱼大量死亡,药残问题威胁人的健康。目前,我国获批的草鱼疫苗仅2种,根本无法解决草鱼疫病多发、并发、继发的问题。

5、营养与饲料方面

首先,草鱼营养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幼鱼和生长中期阶段,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的营养需求和营养调控研究严重缺乏;其次,饲料中植物性原料用量大,存在抗营养因子含量多且易受霉菌毒素等有毒有害因子污染的问题,由于相关研究较少,缺乏有毒有害因子控制限量等相关数据,上述问题都制约了草鱼绿色健康养殖的发展。

6、市场与消费方面

近年来受乌鳢和巴沙鱼等产品冲击,草鱼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低迷;草鱼往往年底集中上市,压低了市场价格;市场流通渠道传统且单一,销售附加值低;以鲜活消费为主,加工制品缺乏,品牌化程度低;质量安全受到日益关注,但供求信息不对称使草鱼养殖存在优质不优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档水产品消费比重提高,草鱼消费量受限。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草鱼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草鱼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1254

推荐报告

2020-2025年中国草鱼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0-2025年中国草鱼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2020-2025年中国草鱼行业发展前景预测,2019年中国草鱼企业管理策略建议,2019年中国草鱼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2019年中国草鱼行业产业链分析。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