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游戏行业发展背景
1、经济基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上涨,文化娱乐消费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亦相应地迎来持续提升,生态化反哺文化娱乐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达2513元,占整体人均可支配收入8.18%,在从2013年起的近7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达到10.23%。居民不断提升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为中国文化娱乐相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持续动能。
2013-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社会环境
移动互联网在国民间的普及与增速降费的持续推进,驱动我国移动端网民规模持续上升。从2016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国移动端网民数以9.12%的年复合增长率从6.95亿人攀升至9.86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7%。相应地,渠道的转变带来用户信息、内容获取方式的迭代,用户对数字化内容的付费、版权意识不断加强,同时用户对于虚拟游戏世界中的情感需求与不断增强,带动互动行为的踊跃,种种社会环境特征因素为移动游戏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2016.12-2020.12中国移动端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载体支持
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顶峰4.7亿台,之后几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跌,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这也反映出我国智能手机存量规模大,这为移动游戏市场提供较为充足的载体支持,但是出货量下滑也意味着我国移动应用市场整体上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
2014-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趋势图
资料来源:IDC,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2014年到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保持较高速增长,由274.92亿元增至2096.7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0.30%。2020年受到疫情刺激,“宅经济兴起”,作为宅经济的一员,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实际销售收入2096.76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515.65亿元,同比增长32.61%,在整个游戏行业销售收入中占据75.24%的份额,是中国游戏行业的主要支柱。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与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细分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用户规模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从2014年的3.58亿人上升到2020年的6.54亿人,增速逐渐下滑并趋于稳定,而渗透率则在2016年后稳定在72%-75%的区间。2020年疫情期间大量新用户居家休闲并开始尝试移动游戏,这为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增长提供了动力,但不管是增速还是渗透率都趋于稳定,行业显然已进入存量竞争态势。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与渗透率
注:移动游戏用户渗透率=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移动网民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国移动游戏产品分析
1、月度独立设备数
从月度独立设备数来看,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两款游戏牢牢占据前二位,以12919万台和10424万台远超其余游戏产品,也是唯二独立设备数超过1亿台的移动游戏产品。除去MOBA类型的王者荣耀和射击类的和平精英,前十名剩余游戏多为棋牌休闲类小游戏。
2020年12月中国移动游戏产品独立设备数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产品类型
2020年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100的产品中,角色扮演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和射击类游戏吸金能力最强,其中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比为19.48%,位列市场第一;MOBA游戏发展迅速,市场扩张速度极快,占比为15.28%;射击类游戏仅次于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占比为15.04%,三者占总收入的49.8%,占全部收入的近一半。
2020年中国收入排名前100移动游戏产品流水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IP类型
2020年在收入前100移动游戏产品IP类型数量占比中,数量占比最多的是自创IP,占比为36%。另有24%、9%和8%的移动游戏分别由客户端游戏、小说和主机/单机游戏改编而来。
2020年中国收入排名前100移动游戏产品IP类型数量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题材类型
2020年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100的产品中,在流水收入最高的游戏类型中,前三种类型分别是现代题材、玄幻/魔幻题材和文化融合题材,所占比例分别为16.75%、15.5%和15.06%,而数量占比最高的三种类型的游戏分别是玄幻/魔幻、历史和弱题材游戏,占比分别是24%、16%和14%。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融合和现代类型的移动游戏产品分别凭借2%和7%的数量比例拿到了15.1%和16.8%的流水收入比例,证明了其二者超强的吸金能力。而反观玄幻/魔幻、弱题材和武侠类型的移动游戏产品,虽然数量庞大,但收入比例却远小于数量比例。
2020年中国收入排名前100移动游戏产品题材类型流水收入和数量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四、中国移动游戏发行渠道分析
1、背景
传统游戏分发渠道主要有两类:第三方渠道、手机厂商渠道,其中华为、OV等头部安卓手机厂商,牵头成立“硬核联盟”分成高达50%,高昂的分成比例导致渠道方与游戏厂商积怨已久。
中国移动游戏分发渠道分成比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020年移动游戏发行渠道变局—主攻买量发行
由于安卓渠道的高昂分成比例,2020年米哈游的新作《原神》、莉莉丝的《万国觉醒》、椰岛游戏的《江南百景图》等均拒绝登录国内的安卓渠道。2021年1月1日,由于腾讯与华为对于分成的问题未达成统一,华为应用商店宣布下架所有腾讯游戏。
2020年,众多新上线移动游戏抛弃主流安卓渠道,主攻买量发行,从以渠道为中心,到去渠道化风潮,渠道的议价权逐渐减弱。2020年移动游戏在整体行业的买量投放中占比较高,其中投放买量广告应用数量中移动游戏占比62.2%,广告投放金额占比35.7%,广告数占比23.5%。
2020年中国整体行业买量广告中游戏行业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2020年移动游戏发行渠道变局—垂直渠道崛起
同样也是2020年,以TapTap为代表的垂直渠道增长强劲,垂直渠道直接连接了开发者与玩家,并形成较浓的游戏社区文化和较强的用户粘性,在人均单日使用市场方面以24.1分钟远超第三方渠道的8.9分钟和手机厂商渠道的5.2分钟,月平均活跃天数方面以8.4天也远超传统渠道。以TapTap为例,其用户集中在24岁以下,比例高达43.4%,深受年轻用户喜爱;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26.4分钟,月平均活跃天数为10.2天,展现出超强的用户粘性。
2020年12月中国移动游戏下载主要渠道用户规模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中国三大移动游戏分发渠道用户粘性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TapTap用户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发展趋势
1、中国移动游戏加速出海
近年来,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攻势迅猛,成果丰硕。2016年以来,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速一路走高,从2017年的14.5%逐年增长至2020年的33.2%,中国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从2016年的72.3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54.5亿美元。
2016-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美日韩地区占中国移动游戏出海实际销售收入的60.2%,是中国移动游戏出海的发力主战场,其中美国占27.5%居于第一,日本次之,占比23.9%,韩国则为8.8%。不过随着在世界其他地区不断发力,美日韩地区的比例有所下降,相较于2019年占比下降了7.3%,而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出海战场逐渐受到关注。
2019-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原神为例,2020年9月28日上线后一个月内,全球收入2.45亿美元,下载量前五大市场分别为美国、巴西、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陆,反映出中国精品内容游戏在海外的竞争力强劲。
2020.9.28-10.27(原神上线首月)全球移动游戏收入Top5
资料来源:App Annie,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云游戏为行业带来新变革
我国云游戏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期,且云游戏的发展依赖5G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规模推广云游戏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但从长远来看,云游戏的发展能在游戏存量竞争中开辟全新市场路径,拓宽云服务平台的业务形态,提升游戏研发质量,降低游戏门槛,加速行业洗牌。
云游戏的发展对中国移动游戏行业的影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