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制品生产模式对比
我国豆制品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小作坊手工制作的传统豆制品生产模式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采购和销售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1992年,随着全国副食品市场的全面放开,整个食品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豆制品生产进入工业化生产的转变期,规模性豆制品企业的出现,推动我国豆制品行业迅猛发展。
传统生产模式规模小,分布零散,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受限于能力和成本因素,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加工设备都很难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甚至有些不法商贩在加工豆制品时仍在使用一些劣质原料和不允许添加的非食品原料等,产品质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工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豆制品工业化生产和传统化生产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大豆产量及播种面积
我国大豆主要被应用于4个方面:榨油消费、食品工业消费、种子消费和其他工业消费,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1810万吨,同比增长13.3%。
2010-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4亿亩,平均亩产力争达到135千克,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力争提高1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据统计,从2016年开始我国对大豆种植政策倾斜,补助提升,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增长至9333千公顷,同比增长10.9%。
2010-2019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豆制品制造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豆制品的消费在百姓饮食消费中不断增长,据统计,2019年我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的投豆量为174.04万吨,同比增长10.2%,销售额为265.9亿元,同比增长13.8%。
2010-2019年豆制品行业50强企业投豆量及销售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企业地区分布来看,2019年我国50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相对集中在东部、中部和南部:华东地区企业数量最多,占比40%,西南地区20%,华北地区10%,华南地区8%,华中地区14%,东北地区8%。
2019年全国50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鲜豆制品产品因满足健康饮食需求的特点而具备市场增长的潜力,据统计,2019年我国50强规模企业生鲜豆制品投豆量为50.98万吨,同比增长10.2%。
2015-2019年50强规模企业生鲜豆制品投豆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植物蛋白饮品具有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含有植物蛋白、健康养生等优点,符合健康消费趋势,据统计,2019年我国50强规模企业植物蛋白饮料投豆量为47.27万吨,同比增长13.1%。
2015-2019年50强规模企业植物蛋白饮料投豆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休闲豆制品经过近10年发展,现在已逐步被大众接受,成为休闲类主流食品,市场发展空间大,据统计,2019年我国50强规模企业休闲豆制品投豆量为36.99万吨,同比增长6.1%。
2015-2019年50强规模企业休闲豆制品投豆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豆制品抽检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类食品样品抽检数量逐年增多,其中豆制品2019年样品抽检数量达到84851批次,同比增长222%,合格数量为83573批次,合格率为98.49%,合格率增加了0.64%,整体来看,豆制品产品平均质量高于各类食品总体合格率,整体稳中向好、向优。
2016-2019年全国豆制品抽检总体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受新冠疫情影响,2019年度部分地方市场监督管理监督抽检的第四季度数据不全。据统计,
2019年全国31个省、市公布的豆制品抽检结果共30个,共公布40438批次豆制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其中,在全省市区范围内监督抽检中,青海和新疆豆制品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广东、吉林、内蒙古、浙江等豆制品合格率超过99%。
2019年全国各省市豆制品样品抽检具体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国31个省市中有15个省市级公布了抽检豆制品不合格样品的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包装标签及重金属污染,其中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问题占比较高,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55%,微生物污染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28%。包装标签不合格率为15%,主要是营养标签不合格;重金属污染不合格率为2%,主要是铅超标。
全国省市级所公布2019全年豆制品抽检不合格项目占比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中国豆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豆制品行业集中度总体较低,截至2019年末,豆制品行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五千余家。虽在部分地区、部分细分行业出现了区域性、行业性较强品牌,如上海的―清美、杭州的―祖名、北京的―白玉、深圳的―福荫、沈阳的―福来等,但尚未出现全品类、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小。近年来市场需求扩大,中高端产品消费量增大,部分企业利用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渐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国内豆制品行业主要参与企业简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中国豆制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俗话说,“健康长寿,不可一日无豆”。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经常食用豆制品具有调节免疫力、调节神经递质和强化大脑功能等多种益处。我国是世界大豆的起源地,我国的豆制品凝聚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目前我国传统豆制品行业存在诸多问题,规模化、标准化和功能化是未来豆制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非发酵性传统豆制品
我国非发酵性传统豆制品主要包括豆腐、豆腐丝、豆浆、豆干、腐竹、素火腿等。豆腐由西汉时期刘安所发明,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文化交流,豆腐等豆制品陆续被传到国外。目前,非发酵性传统豆制品存在产品种类少、缺乏各类豆制品专用大豆品种、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2、发酵性传统豆制品
我国发酵性传统豆制品主要包括腐乳、豆豉、豆酱和酱油等。通过发酵,大豆中的营养功能成分发生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得发酵豆制品不仅风味独特、易于消化,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许多新的功能性物质,如活性肽、不饱和脂肪酸、游离型大豆异黄酮以及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使发酵豆制品在营养与保健方面更具优势。然而,半开放式、作坊式生产工艺致使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或潜在病原菌。另外,由于含盐量高,目前发酵性传统豆制品主要用作调味料或佐餐。
3、非发酵性现代豆制品
(1)深度挖掘大豆中的营养及活性物质。大豆除富含优质蛋白外,还含有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低聚糖、卵磷脂、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异黄酮、皂苷等天然活性物质。营养或活性物质除了单独开发为保健品外,还可添加到非发酵性传统豆制品中,以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另外,大量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产物具有比大豆异黄酮更高、更广的生物学活性,作为添加物可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
(2)添加植物提取物。在“回归自然”潮流影响下,人们愈发相信植物给人体带来的益处。将天然植物提取物(包括果蔬汁液)、中药材植物提取物等添加到豆制品中,可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出现在制作中加入新鲜蔬菜汁的彩色豆腐、在豆奶中添加葛根粉的新型豆奶等。
(3)以大豆为原料的新型产品开发。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1800万吨,其中50%左右加工为传统豆制品,30%直接食用,20%左右加工为新型豆制品,今后传统豆制品份额将呈现降低趋势,大豆植物肉等新型产品将应运而生。
4、发酵性现代豆制品
(1)纳豆
纳豆是日本普遍推崇和广泛食用的传统食品,是世界上200多种普通食品中唯一能溶解血栓的食品。纳豆中有100多种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活性多肽、皂甙、SOD、异黄酮、吡啶二羧酸、辅酶Q等。纳豆对亚健康和一体多病的病人效果最明显。研制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纳豆,尤其适合不同人群(如中老年人、少年儿童、中学生)的纳豆是今后发酵性现代豆制品的发展趋势。
(2)发酵酸豆乳
豆浆性质平和,有补虚润燥、清肺化痰的功效,我国居民每年豆浆消费量大约2500万吨。目前市场上已出现用乳酸菌发酵的大豆酸奶产品,但产品口感风味及品质形态尚待进一步改善。与未发酵的豆浆相比,发酵后酸豆乳中游离型异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显著强,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豆制品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