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金融行业定义及运营模式
消费金融一般指为具有消费属性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主要形式为消费贷款。目前普遍意义上的消费金融是指从广义消费贷款中剔除住房按揭贷款和经营性贷款后的短期消费贷款,遍及衣食住行各方面。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消费金融公司与小贷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消费金融直接理解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信贷业务。目前消费金融产业中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单核运营模式及双核运营模式。
消费金融的主要运营模式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及现状分析
2009年,原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试点管理办法》,开启了消费金融公司经营试点的序幕。
2010-2019年10年间,消费贷款规模实现4倍增长;消费贷款占总贷款余额比重逐年上升,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我国个人整体信贷消费余额从2015年的18.95万亿升至2019年的43.97万亿,年复合增速达23.42%。
2015-2019年我国个人整体信贷消费贷款余额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我国短期信贷消费余额从2015年的4.1万亿上升至2019年的9.92万亿,年复合增速达24.72%。
2015-2019年我国短期信贷消费余额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有四大类平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包括综合电商、分期电商、网络小贷、P2P、信用卡代偿机构等)和租赁公司。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分期、信用卡预付现金、汽车贷、小额消费贷、现金贷、直销银行消费贷和现金贷等产品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消费金融产品提供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由银保监会审批设立,从事小额消费信贷、抵押消费贷、现金贷业务的消费金融平台。互联网是新兴的消费金融平台,提供包括大型电商分期和消费贷、分期电商消费贷、网络小贷平台消费贷、P2P平台消费贷、专业信用卡代偿等产品,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大多通过取得小贷牌照或P2P牌照进行消费信贷发放。租赁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提供消费金融产品,在取得银保监会审批的租赁牌照后,主要提供汽车贷、手机贷等高价值、耐用消费品信贷服务,受到热衷“共享经济”“以租代买”理念的年轻群体的喜爱。
各类消费金融平台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年,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成立,目前24家消费金融公司已正式开业,3家尚未开业。此外,还有10余家拟发起设立。除12个省级地区未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外(甘肃地区的甘肃银行、云南地区的富滇银行正在排队设立),国内主要区域皆有消费金融覆盖。
2014-2019年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批复开业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三、消费金融市场特征分析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适度超前消费使他们成为消费金融主流客户。调查数据显示,在年龄分布上,18-40岁的消费群体占比82.7%,其中,20-30岁的客户群体占比最高,达到42.25%。年轻群体具有超前消费意识和消费需求,但由于大多处于事业起步阶段,自身支付能力与消费需求形成缺口,因此对消费金融的需要更加强烈。此外,随着“90后”逐渐步入职场,消费改善需求逐渐强烈,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产品消费需求逐渐增强,他们积极寻求消费与自身社会身份匹配的爆款、创新产品。此外,“90后”人群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的接受度高,因此,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接受度也随之提高,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消费信贷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用户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消费群体看,我国消费金融用户整体具备年龄偏小、收入偏少、学历偏低等特点。根据易观2018年的调研数据,消费金融用户主要集中于18-40岁,且男性居多;用户平均月收入较低,月收入3000-8000元的用户占比达62.5%。近半用户借款用于资金周转,用于日常消费、购物、旅游、装修等场景的消费贷款占比分别为14.5%、8.5%、5.0%、4.0%。
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用户收入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消费金融行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互联网能够快速实现消费需求与金融需求的切换。线下消费场景受制于渠道、推广的资源往往增长缓慢,获客成本高企不下,互联网为需求与供给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随着物流网点的布局和交易平台的客户挖掘,互联网有效释放了潜在的市场空间,为消费金融提供了更大的流量支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习惯的改变,许多受到地域限制的产品能通过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进行交易,除了消费开始转向互联网渠道,互联网便捷、信息充分等特点也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和可消费品类,互联网对消费起着释放的效应。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2013-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几年,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可以预计,未来国内电商行业整体将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渠道。过去几年,网络购物规模增长速度远超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消费正在向互联网渗透,互联网也拉动消费提高。
未来几年消费金融向空白群体渗透是必然趋势,是行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单纯提及普惠金融的性质则过于宽泛,事实上,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朗的发展预期。曾被视为蓝海的大学生、蓝领市场已经开始被趣分期、买单侠之类的消费金融平台抢占。
此外,农村市场可谓是价值巨大但尚未被开发的最后一片蓝海。农村经济形势一路向好,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指标增速高于城市,消费升级的趋势已经形成。随着诸如支付、征信等基础业务下沉农村,农村消费金融成为可能。国家政策也积极支持金融服务下农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鼓励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要求各部门落实做到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完善信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