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LED终端材料行业概述
OLED终端材料是指用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中的有机材料,这些材料是OLED器件发光和正常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色彩表现、寿命和稳定性等性能。
二、OLED终端材料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OLED材料行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指出:积极推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极管(0LED)、Mini-LED/Micro-LED显示、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OLED终端材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OLED终端材料行业产业链
OLED终端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为驱动IC、电路板、被动元件、镀膜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为OLED终端材料;产业链下游为智能手机、VR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
四、OLED终端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OLED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OLED显示屏在显示效果、能耗、轻薄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而推动了OLED终端材料的需求增长。O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传统显示领域,逐渐扩展到车载显示、VR/AR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进一步扩大了OLED终端材料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OLED终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8亿美元。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鼓励OLED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政策支持推动了国内企业在OLED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加速了国产化进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OLED终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4亿元。
五、OLED终端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在全球OLED有机材料供应体系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OLED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领域,在更为关键的OLED终端材料领域布局较为薄弱。我国由于存在升华速率低下、单体材料纯度不高、连续升华技术未突破、升华工艺繁琐等问题,终端材料国产化水平较低,少有能实现高质量、大规模量产的厂商,通用辅助材料国产化率约为12%,终端材料国产化率不足5%,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六、OLED终端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优化材料的分子结构和性能,提高OLED材料的发光效率,减少能量损耗,从而降低功耗,提升显示设备的续航能力。研发新型稳定材料,增强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延长OLED面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等,确保OLED显示效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叠层OLED通过将多个OLED层堆叠在一起,可显著提高发光效率和亮度,同时降低功耗。这种技术有望在未来的显示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尺寸显示领域。量子点(QD)与OLED结合的QD-OLED技术,兼具量子点的高色域和OLED的自发光优势,能够实现更鲜艳的色彩表现和更高的对比度,为高端显示市场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OLED终端材料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OLED终端材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