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固态电解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产业化进程加速,全固态电池曙光初现「图」

一、固态电解质行业概述

1、定义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两大显著优势,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的核心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传统液态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要素组成。固态电池的核心在于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液态电池中易燃、易爆的电解液和隔膜。随着液态电解质含量逐步下降,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全固态(0wt%)等阶段,其中半固态、准固态使用的电解质均为混合固液电解质。

固态电池发展路径

2、技术路线对比

理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应该拥有高离子电导率,对锂金属具有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能够很好地抑制锂枝晶产生,制备成本较低,无需使用稀有金属等特点。目前固态电池主要划分为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三大技术路线各有优缺点,未有能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在技术突破上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对比

固态电解质行业发展背景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随着市场由政策导向逐渐过渡为市场驱动,厂商对锂电池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的要求日益严苛,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隔膜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技术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固态电解质企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固态电解质行业相关政策

固态电解质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固态电解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及相关设备生产,涉及锂、钠、钾等金属资源开采,聚合物、陶瓷等辅助材料制备,以及搅拌机、烧结炉等设备制造。下游则聚焦于固态电池制造及应用,涵盖电池组装、测试、集成服务,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满足市场对高安全性、长寿命电池的需求。

固态电解质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产业链下游

是国内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开启,国内外主流电池厂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逐渐明朗,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约1GWh,2024年出货量约5GWh。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呈下降趋势,未来几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将得以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在10%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2023-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情况

固态电解质行业发展现状

截至2024年末,国内固态电解质产能超过4500吨。天目先导、清陶能源、蓝固新能源等初创企业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具备千吨级以上的产能。恩捷股份、厦钨新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贝特瑞、天赐材料等传统锂电池关键材料的头部企业已经成功研发出固态电解质,有些处于小试、中试、送样客户阶段,有些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目前我国固态电解质产能布局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解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固态电解质行业重点企业介绍

恩捷股份是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21年初开始布局硫化物电解质材料领域,2021年以来,公司在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申请了38项专利,已授权22项。湖南恩捷已成功研发硫化锂、硫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膜三个全固态产品,2023年度恩捷股份营业收入120.4亿元。

2019-2023年恩捷股份营收情况

固态电解质行业发展趋势

1、材料体系多元化与复合化并行

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四大技术路线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硫化物电解质凭借离子电导率高和电化学窗口宽的优势,成为全固态电池的首选方案,但面临硫化锂成本高和空气稳定性差的挑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团队开发的氧硫化磷锂电解质,通过水合氢氧化锂与硫化磷合成,将原材料成本降至14.42美元/公斤,较传统硫化物下降92%。氧化物电解质以LLZO(锂镧锆氧)为代表,凭借低物料成本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但全固态化面临界面阻抗问题,仅少数企业坚持全固态氧化物路线。聚合物电解质通过纤维素基材料改性,室温电导率提升至1.09×10⁻³S/cm,机械强度达12MPa,适配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卤化物电解质因锆基材料成本低、化学稳定性优,成为新兴潜力方向,其电导率接近硫化物且适配高电压正极,有望在2030年后实现产业化。

2、跨界合作与垂直一体化深化

固态电池产业化需材料、设备、车企等多环节协同。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完善技术布局,如宁德时代参股卫蓝新能源、布局硫化物电解质专利;中仑新材研发固态电池专用BOPA薄膜,解决封装材料“卡脖子”问题。设备领域,纳科诺尔、璞泰来等企业突破干法电极辊压技术,车速、压力指标领先海外,推动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生产。跨界合作案例频现,如星源材质与中科深蓝汇泽联合开发固态电解质膜,融合“膜技术”与“电解质技术”,加速商业化进程。

3、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双轮驱动

硫化物电解质成本下降路径清晰:通过硫化锂国产化、液相法工艺替代球磨法,原材料成本可降低80%。氧化物电解质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半固态电池成本较液态电池增加约80%,但全固态电池因界面处理复杂,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设备端,干法电极工艺减少能耗30%,提升电极密度至3.0g/cm³,降低单位产能投资11。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成本将降至1元/Wh以下,接近当前液态电池水平。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固态电解质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解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解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解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企业及竞争格局、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投资机会与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