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盐业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市场化步伐加快,盐业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图」

一、盐业行业概述

1、定义及分类

盐业是指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行业。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能为食物增添风味,同时也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同时也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可用于生产纯碱、烧碱、氯气、盐酸等重要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众多工业领域。盐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海盐、湖盐、井矿盐。

原盐分类介绍

2、工艺流程

在湖盐、海盐和矿盐中,海盐和湖盐生产方式类似,通过海水/湖水蒸发晒制而成,具有产量较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地理位置、天气等)、制盐成本较高等特点。矿盐是通过注水溶解地下盐矿后再抽出蒸馏而成,通常生产流程的可控性强,产量高,成本低。

海盐矿盐简要对比

盐业行业发展背景

我国实行食盐专营体制。对于我国食盐行业影响较大的政策是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我国食盐行业的主要法规政策以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为界限总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2017年盐业改革前,我国食盐行业实施专营制度,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负责生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负责流通。2017年盐业改革后,我国食盐行业依然坚持专营制度,但是取消了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的经营区域限制、放开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食盐批发领域、剥离了食盐批发企业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了食盐定价机制、运销管理和储备体系等方面。同时,盐业改革方案中表述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批发企业,鼓励食盐生产与批发企业产销一体、兼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食盐行业,与现有定点生产企业进行合作。

盐业行业相关政策

盐业行业产业链

盐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盐生产企业,根据原盐产制方法的不同,原盐可分为井矿盐、海盐、湖盐等类型;盐业产业链中游主要是食盐、工业用盐和盐化工生产企业;盐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包括食盐消费者、食品加工企业、工业盐客户和盐化工客户等。工业盐和盐化工产品主要用来生产纯碱、烧碱、氯化铵、PVC等,下游涉及玻璃、造纸、复合肥、农药、日用化工、制药、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盐业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盐业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原盐产能占比

全国原盐产量以井矿盐产量最大,占比约为57.99%,其次为海盐,占比约为27.69%,最后为湖盐,占比约为14.33%。我国井矿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四川、湖北、河南、重庆等地都有大量的井矿盐储量。井矿盐生产相对稳定,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小,且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效率和产量不断提高,这是其在原盐来源中占比较大的重要原因。

2023年我国原盐产能占比情况

2、我国盐业消费占比

我国原盐消费体系中工业盐占绝对比重,食用盐占比较低。根据中国盐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原盐消费量11,971万吨,同比增长约0.4%。其中工业盐消费量10,490万吨,占87.6%;食盐消费量1,325万吨,占11.1%;出口盐156万吨,占1.3%。

2023年我国盐业消费占比情况

3、我国工业盐供需

得益于制造业、冶金行业等下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对工业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工业盐产销量迎来较快增长,据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盐产量约为9182万吨,到了2023年增长至9788万吨,需求量由2019年的9875.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0456.9万吨。

2019-2023年我国工业盐供需情况

4、我国食用盐供需

国务院2016年4月22日印发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自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未取消食盐专营,但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进入流通渠道,各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以开展跨省经营,同时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市场竞争相应有所加剧。根据中国盐业协会的数据和公开渠道整理,近五年来(2019年—2023年)我国食盐产量保持稳定,围绕1200万吨上下波动,销量稳中有升。

2019-2023年我国食用盐供需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盐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盐业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前,我国食盐行业处于划分区域垄断供应状态,行业内不存在竞争。2017年盐业改革后,我国食盐行业形成了在原有的食盐定点企业群体内部的竞争关系。截至目前,全国食盐市场依旧较为分散,各省主要食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基本保持稳定,食盐行业的市场格局在盐业改革前的基础格局上形成了一些变动,但尚未形成行业大规模的兼并重组,食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可能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盐业行业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介绍

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公司拥有上游盐矿资源,并具有技术创新优势和良好的产品研发能力;根据历史销售情况、存货储备需求和市场订单情况,公司的盐产品及副产品芒硝采取“以销定产、统一计划、订单生产方式”进行生产。2023年雪天盐业实现营业收入62.62亿元,同比下降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亿元。

2019-2023年雪天盐业营收情况

盐业行业发展趋势

1、盐业产品不断丰富,消费结构走向多样化、高端化

盐业体制改革以后,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进入流通渠道,各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以开展跨省经营,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全国食盐产大于销、井矿盐产量逐年增长的背景下,食盐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将成为制约食盐生产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利润的重要阻碍。未来,食盐生产企业将走向差异化、品牌化。另外,随着大众消费升级,对传统调味品的代替化和丰富化趋势越发凸显。食盐产品也将顺应潮流,食盐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多样,实现生态食盐、绿色食盐、低钠盐等食盐产品个性化、差异化。

2、市场化步伐加快,盐业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7年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后,《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推动盐业企业做优做强,鼓励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兼并重组。未来,食盐生产企业在持续拓展产品品类的同时还将积极向盐产业链集群进行转变,达到产供销一体化,实现规模经济。2021年12月,中国盐业协会发布《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盐产品年度营业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到3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支出达到3%,培育一批行业引领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培养扶持创建1-2个世界一流的龙头盐业企业。未来,食盐行业市场化步伐将不断加快,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食盐生产企业将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全国化布局,扩大自身的资源优势,有效提升盈利能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盐业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盐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盐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盐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改革分析、重点企业经营分析、投资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