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亚健康体”保险、布局康养生态圈……多重压力下,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正迎来一轮创新热潮。
以往,“次标体”客群往往只能通过加费、除外承保等方式优先选择保险产品,且容易出现拒保、延期承保等情况。近两年来,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产品方面积极创新,越来越多的险企创新推出针对亚健康人群、“次标体”相关保险产品,目前已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乳腺结节等多种疾病。
同时,“产品+服务”理念日益成为保险行业主流,构建医养生态圈更成为大型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例如,平安持续推进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提供覆盖健康、慢病、疾病、养老的一站式服务,赋能金融主业。太平洋健康险从“事后赔付”向健康价值链的前端延伸,近日太平洋健康险作为发起人,联合国内医疗服务提供商、保险服务平台等多方,共同发起成立“健康生态联盟”。
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创新的背后,是健康险在多年高速增长后进入调整期。近两年,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个险队伍转型等因素影响,健康险销售持续承压。同时,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又称“惠民保”)等对健康险业务亦有一定挤压效应。
数据显示,2022年前9月,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3%,但人身险公司实现的健康险保费收入仅同比增长0.55%。
不过,短期低谷并不代表长期趋势。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国民健康理念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与日俱增。
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健康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根据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2011年~2021年,健康险保费复合增速达到28.4%,在人身险总保费中的占比提升至25.4%。按照监管2025年2万亿的规模目标,预计未来的保费复合增速为24%。
目前,商业健康险产品供给、理赔服务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未来健康险创新空间还很大。例如,推动医疗资源和保险产品服务融合,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丰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以及进一步拓宽保障人群、提升客户体验等。
保险公司积极推动健康险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民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也将推动健康险迎来新的发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