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经济日报理论版发布署名文章《服务零售发展助力消费潜力释放》。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研究室主任刘奕认为,依托本地服务零售平台,数字经济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服务零售发展与创新。
近年来,随着生活性服务从家庭职能中分离出来转向市场化供给,服务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服务零售领域,数字化赋能使得一些互联网平台作为服务零售商迅速崛起,从业态、模式、技术和供给多方面促进了服务零售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服务零售业涉及行业种类多、辐射带动效应大。依托于数字经济的本地服务零售商,既促进了服务业商流、物流、信息流低成本、高效率流动,也在搜集与传递市场信息、承担和分散各主体风险、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提供第三方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服务零售商提升服务消费便利性、降低搜寻成本,也帮助服务商户快速把握消费需求,减少因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市场效率损失。其次,服务零售商通过流程拆解、标准制定等方式,引导服务供给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推动服务供应商提供质量稳定且可控的服务;最后,依托数字平台的信息和技术优势,中小商户得以提供多种专业的生产性服务。
这个过程中,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夏杰长认为,从零售的内容看,存在着一个从“均是商品/无服务”到“均是服务/无商品”的连续带,纯商品零售和纯服务零售仅是少数,既出售商品、又出售服务的混合型零售商才是零售市场的主要力量。
一方面,部分传统的服务零售部门借助线上化科技优势,开发出了丰富多样的实物商品,拓展了经营的范围和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传统实物商品零售商也积极地开展服务零售活动,由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通过共享、租赁等方式把单次的商品出售转化为长期的服务提供,提高了消费黏性。
社科院专家还关注服务零售领域的就业情况。服务零售涉及大众生活方方面面,日益成为新就业形态、新职业从业者的摇篮。尤其是近年来,得益于平台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零售领域孕育了大批的新职业。例如网约车配送员、助浴师等新职业,比传统职业的职业路径更清晰、可持续性更强,易于形成专业能力、爱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环。
2023年8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1月份至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14.4个百分点。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再次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19.4%,服务消费对于整个市场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自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这一数据以来,服务零售额就引发了较大社会关注。10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导王强在发表理论文章称,科技互联网将驱动中国服务零售加速升级,数字经济和实体服务融合力度不断加深。从未来发展看,大量专业小众的服务会在数字平台上生存,吸引更多消费者通过本地零售平台订购所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