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有力支撑下,京津冀正频频“刷新”产业协同版图。10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举行“北京交通这十年”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媒体座谈会。从会上获悉,京津冀高速公路路网结构正不断优化,M22平谷线、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等热点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专家表示,在京津冀交通结构进一步完善后,将进一步支撑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京津冀加速“跑”起来
八年来,北京交通行业发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目前,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得到优化。“2014年以来,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单中心、放射状’路网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目前,京昆高速、京台高速、京礼高速、京开高速拓宽、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通州大兴段、大兴机场高速、大兴机场北线高速等陆续建成通车,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断头路”全部清零。北京市高速公路里程从2014年的982公里增至1176.5公里,增幅达到19.8%。
同时,“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京哈高铁京承段)、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京港台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铁路建设全面提速,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已基本形成。京张高铁配套清河火车站、北京朝阳站、丰台站改造等铁路枢纽工程完工,交通枢纽正在建设和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设加速,有力支撑“轨道上的京津冀”多层级铁路网络衔接、融合。
此外,针对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交通不便、出行时间长等难题,今年7月,开通了北三县至国贸的定制快巴,并持续对北三县进京快巴线路进行动态优化,燕郊至国贸通勤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热点线路有序推进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北京将推进京雄高速、京港台高铁(丰雄商段)、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建设,加强与雄安新区连接。
其中,社会关注的R1线,南起雄安新区启动区雄安航站楼站,北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路全长约86公里,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中的“一纵”。
根据规划,R1线将实现雄安新区联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专线功能,半小时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小时直达北京金融街和丽泽商务区。R1线预计于2023年12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R1线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运营。此前雄安高铁站午夜无站点,R1线开通后,便可填补这一空白。
需要指出的是,R1线是国内首条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兼具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技术的复合功能。
此外,接下来还将加快M22平谷线、京唐京滨城际铁路、G109新线高速、承平高速、厂通路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副中心与主城区、北三县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同样一直处在焦点位置的M22平谷线,则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大示范工程,国家批复的该工程建设期为2021-2025年。
M22平谷线也是北京首条跨省市地铁,西起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东至平谷新城,途经北京市朝阳区、通州区、平谷区及河北省三河市,串联了北京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北京城市副中心、三河市燕郊高新区、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
“刷新”产业版图
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对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2014年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其中,天津累计引进北京项目超4500多个,到位资金超8000亿元,河北省共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9773个,形成了京津冀科创产业链上下游。
除了科创产业,通达的交通网络对京津冀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十分显著,京津冀地区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数据显示,八年间,京津冀GDP总量增加了44.9%。
“京津冀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推动了三地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流通和周转,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的是,雄安快轨R1线与M22平谷线等线路实现连通后,北京与雄安新区、燕郊的同城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以M22平谷线为例。除了三河市燕郊高新区,该线途经地多位于北京。“虽然M22平谷线是为北京市的相关区县量身定制的一条轨道交通,但在客观上会对燕郊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表示,“随着M22平谷线等线路的开通,不仅将缓解进京交通拥堵,还对给燕郊特色产业发展带来向好预期。”
“北京陆续将非首都功能迁出,很多央企将总部迁移到了雄安新区,R1线建成后对人才流动也提供了便利。”对于R1线的作用,区域经济专家孙文华认为将进一步紧密北京和雄安新区的联系,增强两地的同城化特征,从而形成辐射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