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介绍,《意见》提出了坚持“保护优先、系统修复”“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协调推进”等4项工作原则。同时,重点明确了“参与机制”“重点领域”“支持政策”等3个方面的政策创新。
对以往用地政策进行延续
《意见》提出以林草地修复为主的项目,可以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这项规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早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就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即“双重”规划)。“双重”规划中明确提出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规和法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1%~3%的治理面积从事相关的产业开发。
“基于‘双重’规划中有关生态产业用地的政策,这次我们在《意见》当中进一步表述为以林草地修复为主的项目,可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这既是对以往用地政策的延续,也是结合生态保护修复实践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杨超说。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意见》明确以林草地修复为主的项目,可以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这一规定相较以前有所扩展,符合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的精神,有可能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对保障社会资本获得合理回报有积极意义。
保证社会资本合法权益
社会资本的参与是此次《意见》的核心。与以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相比,社会资本参与有哪些好处?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表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好处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荣誉感。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是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是在履行社会义务、带动社会就业,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
第二是获得感。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全领域和各个方面,要打造生态产品、打造生态保护品牌,获得合理收益,社会资本有一定的获得感。
“三是生态保护修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保护修复过程中,要促进市场主体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增加社会资本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推动企业将来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这是未来的一种获得感。”周远波说。
至于如何保障企业的获得感和收益,周远波表示,《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包括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特别是在产权激励方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激励,有使用权、优先权、转让权还有关联权益等,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地落实,能够保证社会资本投入的合法权益和相应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