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团旗下自营零售品牌“美团买菜”升级为全新品牌“小象超市”,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30分钟快送”服务;2023年“双11”,京东到家也把即时零售服务统一更名为“小时达”,40余万家实体门店入驻平台,在售商品超过4500万种……近年来,即时零售风生水起,彰显了基于本地生活的巨大消费潜力。随着商品品类日益丰富、配送区域不断拓展、消费人群持续扩大、场景服务更加多元,“万物皆可送”的全品类时代已经到来。
起初,即时零售为破解“急时”而来。寒潮将至,着急想买件羽绒服怎么办?20年前的我们必须亲自去店里挑选、试穿;10年前,网上一键下单后,3天至7天可以送货到家;而在今天,半小时至1小时,就可以收到本地商家通过骑手送来的商品。即时零售的兴起,源于多地疫情反复带来的传统电商物流受阻,消费者开始把外卖当快递用,看重的是“求快”背后的履约确定性。想要就能立刻拥有,人们生活态度的改变推动了零售业态的革新,让出门忘带、临时急用甚至一时兴起的购买都能实现“外卖化”,从而直接对接公众多元需求,加速释放消费新活力。
如今,没人比即时零售更懂本地消费生态。本地生活是消费频次更高、刚需的万亿级市场,即时零售的主战场就在于本地供给。据统计,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6万亿元。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便捷性和时效性需求的不断提高,即时零售的场景丰富度正在持续拓宽。商超、生鲜、医药、餐饮等行业纷纷加入履约配送模式,长期以来缺乏生气的夫妻便利店、小超市也开始发光发亮。他们扎根本地生活特点和需求,努力把“万货商店”经营成“万物到家”,源源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精准和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形成了同城物流及消费的新增长点。
也要看到,即时零售要满足“又快又好”的核心诉求,还需在健全履约配送链条和拣货环节上狠下苦功。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初期,众多即时零售平台只要把实体店货品快速“复刻”至线上即可自然获取流量红利。但随着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商品品类增多,如何高效地进行拣货作业是商超和生鲜等零售业态的普遍痛点;生鲜、医药等业态对配送时效要求更高,涉及专业的冷藏方式和药品使用标准,如何规范地打包和配送货品也有讲究。这些都对接单、派单、送货等环节的系统调度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既要解决消费者的燃眉之急,更要抓住消费者的心。即时零售等到家模式的蓬勃发展,加速推动线下零售主动拥抱线上渠道,通过数智化技术精准捕捉消费端需求,不仅能把线上流量转化为新的订单来源,还整合了线下资源,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有望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合作共赢。对平台和商家来说,仍需持之以恒,寻找降低即时零售成本、提升购买效率和体验的最优解,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快好省”的消费需求,才能让越来越多人愿意为获得这种便利而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