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变频器行业受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及约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为基础,以相配套的电力行政规章及地方性电力法规为补充。同时,因变频技术、变频用变压器产品具备的节能、环保属性,公司产品亦受到《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法规的管理及约束。
中国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时间 |
发布部门 |
法律文件 |
主要相关内容 |
2019年3月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二次修订稿)》 | 为加强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管理,保障供电、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供电、用电秩序,安全、经济、合理地供电和用电,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制定了该条例。该条例规定“供电方式应当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的原则,由电力供应与使用双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电网规划、用电需求和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协商确定。” |
2018年12月 | 全国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三次修订稿)》 | 为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法律。该法律规定“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
2018年10月 | 全国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二次修正稿)》 | 为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法律。该法律提出“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 |
2011年1月 | 国务院 |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一次修订稿)》 | 为加强电网调度管理,保障电网安全,保护用户利益,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制定了该条例。该条例提出“限电及整个电网调度工作应当逐步实现自动化管理”。 |
2011年1月 | 国务院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二次修订稿)》 | 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下简称“国务院”)制定了该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保护范围,包括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
2009年12月 | 全国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法律。该法律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高压变频器可极大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工艺控制精度及智能化生产水平,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及支持。
中国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文件 |
主要相关内容 |
2019年5月 | 工信部 | 《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 | 为满足企业节能需求,支持企业深挖节能潜力,持续提升工业能效水平,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按照《“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该《计划》。《计划》要求“在持续加强企业能源消费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节能服务工作,完善市场化机制。以能源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和行业为重点,加大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力度,使工业节能逐步向各行业、大中小企业全面深入推进和提升”,“对以电力消费为主的工艺装备,重点对电机系统及电窑炉能效进行诊断,分析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应用潜力”,并“推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
2018年7月 | 工信部 | 《坚决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 为切实履行工业和通信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促进工业和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该《计划》。《计划》要求“加快推进绿色智能改造提升”,特别是“加强工业节能。持续开展工业节能监察专项行动,实现对重点高耗能行业全覆盖。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发布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 |
2017年4月 | 工信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十三五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 为贯彻落实《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424号),引导和推进“十三五”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该《意见》。《意见》要求“推进电力能源高效使用,推广高压直流供电和高效模块化不间断电源等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风能、太阳能、新型蓄电池等新能源占比”,到2020年,信息通信网络全面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高能耗老旧通信设备基本淘汰;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面推进;通信业能耗基本可比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较2015年底下降10%;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PUE)值达到1.4以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大幅提升。 |
2016年12月 | 工信部、财政部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编制并发布了该《规划》。《规划》指出,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重点是“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做优做强一批传感器、智能仪表、控制系统、伺服装置、工业软件等‘专精特’配套企业”。 |
2016年12月 | 国务院 |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 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国务院制定了该《方案》。《方案》要求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包括“加强工业节能。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能耗效率。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纳入工业园区考核体系”、“强化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开展电梯能效测试与评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能量反馈等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节能改造工程试点。推广高效换热器,提升热交换系统能效水平。加快高效电机、配电变压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用能设备,全面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 |
2016年7月 | 工信部 |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该《规划》。《规划》提出的工业发展重要任务包括“实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加快应用先进节能低碳技术装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应用比例。重点实施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力争使在用的工业锅炉(窑炉)、电机(水泵、风机、空压机)系统、变压器等通用设备运行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标准”。同时,该《规划》就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专门提出了“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专项”,要求“电机系统实施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高压变频调速、冷却塔用混流式水轮机等技术改造;配电变压器系统应用非晶合金变压器、有载调容调压等技术;炉窑系统应用富氧助燃、蓄热式燃烧、循环水系统防垢提效等技术;内燃机系统实施工程机械、农机、船舶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低效柴油机改造。到2020年,锅炉、电机、内燃机系统平均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20%。” |
2016年5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国务院发布了该《纲要》。《纲要》要求“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 |
2016年3月 | 全国人大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发布了该《纲要》,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纲要》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基本方针包括“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布置的战略任务包括“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行的五大工程中,关于智能制造工程提出了“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的要求。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