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
相关观点、报告、数据、资讯
中方主张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各国共享智能红利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日表示,中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主张开源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工智能服务的可及性,实现各国共享智能红利。
人工神经元利用光实现神经形态计算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人工神经元,可利用光电实现神经形态计算。新技术模仿突触或神经元功能,可适应和重新配置其对光的响应进而完成计算。这项突破性进展发表在最新一期《光:科学与应用》杂志上。
人工智能、无人机、传感器…… 硬核科技智抗野火
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山火持续肆虐,摧毁数千座建筑,导致多人丧生。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全球野火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热界面新材料有望降低AI数据中心能耗
为了降低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冷却成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创新性热界面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实现了超低热阻,还通过改进散热大幅提升了冷却效率,降低了成本,性能超越了当前最先进的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星际之门”能否造就美国AI领域领导地位?
1月2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公司将联合成立名为“星际之门”的新公司。未来4年,这3家公司将向“星际之门”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境内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首期投资将达到1000亿美元。这一投资规模,远超此前科技界的其他单个基础项目。
“喂”给人工智能的真实数据终将耗尽,合成数据能否让AI模型精确可靠?
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在AI训练中,我们现在基本上耗尽了人类知识的累积总和。”之前研究也表明,人类生成的真实数据将在2到8年内消耗殆尽。鉴于真实数据日益稀缺,为满足AI的“胃口”,科技行业正转向使用合成数据。
AI工具识别虚假新闻准确率达9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6日报道,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这款工具能以高达99%的准确率,精准识别出虚假新闻,为打击在线错误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在英国剑桥最近举行的第44届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SGAI)上,研究团队展示了这款AI工具。
AI推理芯片激发新一轮应用创新
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人工智能(AI)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英伟达公司的高端图形处理单元(GPU)芯片“一飞冲天”,受到各大科技公司追捧。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初创公司另辟蹊径,专注于研制另一种芯片——AI推理芯片,为AI产品的蓬勃发展和应用注入全新动力。
AI+机器人炫技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 2025”)于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此次展会上,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家企业和团体齐聚一堂,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AI)、信息技术、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AI设计“纳米笼”模拟病毒复杂结构,可递送治疗基因并成为医疗创新平台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设计出一种“纳米笼”,成功模拟出病毒的复杂结构。其可递送治疗基因,进而成为一种医疗创新平台。这项研究展示了AI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改善基因治疗载体方面。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