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用汽车行业概况
根据国家标准GB/T17350《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专用汽车是指: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
专用汽车行业上游产业链涉及钢铁、铝材、橡胶、有色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皮革、纺织等行业;中游产业链涉及车身、底盘、电子系统、动力总成、传动系统、车内饰等六部分;下游产业链为各大主机厂、汽车销售商等;终端主要为工程运输、消费运输、钢铁运输、煤炭运输、垃圾运输、其他运输等需求客户。
专用汽车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专用汽车主要包括:自卸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仓栅汽车、起重举升汽车、特种结构汽车。
专用汽车分类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专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专用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为主机厂利用底盘资源从事专用汽车的整车研发、制造、销售,其整体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第二类为拥有工信部颁布的民用改装车生产企业公告资质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
目前,专用汽车生产厂家由于其规模、资本实力相对主机厂较弱,主要从事委改的业务模式。新型专用汽车上装总成的研发能力、稳定的主机厂底盘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力以及生产工艺装备先进性是现阶段国内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各大专用汽车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主要围绕主机厂为中心设立,区域集中现象明显。
国内专用汽车产品主要生产制造企业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专用汽车行业的主要特征
1、周期性
重型专用自卸汽车行业生产和销售直接取决于汽车行业景气程度,而汽车行业与国家及全球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当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汽车消费活跃;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汽车市场发展放缓,汽车消费收紧。因此,重型专用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
2、区域性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已经形成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华南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及福建)、东北地区(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等)、中部地区及西南地区六大汽车工业集群区域。
为降低物流成本、贴近客户需求,专用汽车产品制造企业纷纷在主机厂周边建立生产基地,因而也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与上述汽车工业集群区域相对应。产业集群化可以使分工更精细、更专业化、信息更集中、更便捷、物流网络化效率提升、规模效应更容易体现。
四、进入专用汽车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专用汽车委改生产特点是小批量、多系列、多品种,产品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因此,对产品差异化设计、研发、生产加工的要求相对较高,相应的对行业内的企业在技术、生产加工水平、生产工艺流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和规模壁垒
重型专用汽车行业对资金规模要求较高,前期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投产后大量的流动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营销及售后网络建设、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等,若不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将难以进入本行业;同时,由于该行业产品需求受周期性波动影响,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资金和规模壁垒。
3、资质壁垒
监管部门对专用汽车行业的管理方式由原《目录》方式转向《公告》方式,开发新车型需要经过强制项检测、定型可靠性试验、专用性能试验及鉴定审批,取得相应的产品公告后方可生产。因此,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资质壁垒。
4、进入主机厂供应商体系壁垒
主机厂对进入其供应商体系的企业在资金规模、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生产加工能力、产品交付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对进入供应商体系的企业需要较长的认证过程。因此,行业具有进入主机厂供应商体系的壁垒。
五、促进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国家相关各部门为支持行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
2、基建市场的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建市场。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在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更加突出重点,政府提出重点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城市基础建设。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中国基建“走出去”,更多的参与到国际合作,基建市场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3、专用汽车市场监管升级
随着传统的专用汽车超载矛盾的日益突出,国家持续加大“超载超限”专项治理力度,并推行计重收费政策,轻量化自卸汽车需求日益旺盛,从而拉动了专用汽车的市场需求。
六、影响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钢材系行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最主要原材料,钢材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达到50%左右,因此,钢材市场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了行业的盈利水平。
2、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制约后续发展
专用汽车改装制造业对资金要求相对较高,行业内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留存收益的滚动投入和银行间接融资,融资渠道单一,制约了行业内企业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