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港口物流现状分析,吞吐量稳定上涨,铁水联运空间巨大「图」

一、港口物流概述

港口作为一个从事货物装卸,运输,存储以及加工的场所,其生产运行中所产生的物流就称之为港口物流。港口物流基本上指港口及相关配套的物流场地、岸线、机械设备、人员的管理和优化。

港口物流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性服务体系。港口是作为物流过程中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产业链示意图

港口物流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港口物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从最初的基础业务逐步完善到以信息化为主的物流体系。

港口物流发展历程示意图

港口物流发展历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代物流业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产业,通过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港口周边仓储,包装,配送,改装等临港产业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90%以上的货运量都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而港口作为水陆交通运输方式的唯一节点,在现代物流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建设和服务是整个物流业是否能平稳发展的关键,经济一体化也使得港口物流业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对港口的硬件设施:比如,港口的装卸设备,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良好的疏散条件等都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重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港口货物吞吐量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陆港口规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着稳步上涨势态,2018年增至133亿吨,同比增长5.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增至41.7亿吨,同比增长4.2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亿标准箱,同比增长5%。

2012-2018年中国大陆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2-2018年中国大陆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2-2018中国大陆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2-2018中国大陆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沿海港口群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其中环渤海港口群年吞吐量最大,其次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2018年1-11月环渤海港口群吞吐量达到384449万吨,同比增长3.3%,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吞吐量分别为214799万吨和130835万吨,分别增长3.19%和6.48%。

2017-2018年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群吞吐量情况

2017-2018年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群吞吐量情况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8年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中,吞吐量前三的港口分别是宁波舟山、上海和唐山,吞吐量分别为108439万吨、73048万吨和63710万吨;吞吐量前十五的港口中,吞吐量增长最快的三个港口分别是南通、唐山和烟台,增速分别为13.27%、11.15%和10.61%;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苏州港头吞吐量下滑较为严重,同比下滑12.46%。

2018年中国大陆沿海港口吞吐量TOP15

2018年中国大陆沿海港口吞吐量TOP15

资料来源:中国港口协会

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前三的港口分别是上海、宁波舟山和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4201万标准箱、2635万标准箱和2574万标准箱,增速分别为4.42%、6.94%和2.1%。

2018年我国10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8年我国10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港口物流园现状

为了提供港外堆场和相关物流增值服务的功能,我国大多数港口后方均布局了港口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与港口功能协同性强,随着港口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园区的专业化水平也大幅提升,建成了一批以集装箱、煤炭、矿石、石化、建材、商品汽车等为主要服务货种的专业化物流园区,也建成了一批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园区,园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园区与港口功能协同性强,园区主要为港口提供配套服务。与集装箱码头配套的园区一般具有集装箱仓储、配送、集拼箱、提还箱、查验等功能;与矿石、煤炭等码头配套的园区一般具有矿石筛分、配矿、配煤、调剂与配送、临港商贸、质押担保等功能;与原油、液体化工码头配套的园区一般具有仓储、临港商贸等功能;与商品汽车滚装码头配套的物流园区一般具有PDI(车辆售前检验)、VPC(汽车加工中心)、场地租赁、货运代理、海运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功能;与木材码头配套的物流园区具有运输配送、堆存加工、检疫通关等基本服务,以及与之配套的深加工、信息、商贸、质押融资、代理开证、废料处理等衍生服务。

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珠三角、东南及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珠三角、东南及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主要内河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我国主要内河港口物流园及其简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铁水联运现状

针对公路运输造成的环保问题以及汽车超载超限等现象的治理,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9.21公路治超治限和环渤海汽运煤禁止”等环保政策。这些政策使得我国铁水联运程度不断加深,2018年我国铁水联运集装箱达到45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6%。7个铁水联运港口完成铁水联运量382万标箱,同比增长近26%,其中青岛港铁水联运集装箱吞吐量最大,达到115.4万标箱,同比增长49.9%,其次是营口港和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分别为76.3万标箱和60.2万标箱。

以占全国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的10%保守估算,未来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增量将超过2000万标准箱,其市场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2016-2018年规模以上港口铁水联运集装箱量

2016-2018年规模以上港口铁水联运集装箱量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5-2018年我国7个铁水联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情况(万标箱)

2015-2018年我国7个铁水联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情况(万标箱)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五、港口物流面临的挑战

1、基础设施薄弱

港口物流的发展对港口的硬件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来说我国港口的基础设施和国外的港口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装备标准化程度较低,深水航道,大型化综合港口较少,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2、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企业物流的发展,港口物流逐步迈向了现代化,信息化。虽然我国港口物流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港口物流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体系,这就导致了各部门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信息库不能及时的共享,从而降低了物流作业的效率,特别是国际客户的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是当前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目标。

3、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需要与港口总体规划、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园区主要为港口配套服务,需要科学论证园区的功能定位、服务对象、配套设施、建设规模等,使园区的发展与港口的发展高效协同。有些园区功能定位不明晰,园区位置距离港口较远,降低了竞争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些港口后方预留土地较少,限制了港口功能的拓展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有些园区功能设计不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许多规划土地挪作他用或长期闲置。

4、港口物流园区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从园区主要业务功能来看,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业务功能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部分园区能够提供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业务,但比例还比较低。园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标准化服务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多元化服务能力还存在短板。我国园区与德国、新加坡等世界先进港口物流园区相比,我国的园区在赢利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主要赢利点集中在园区基础功能,增值赢利能力较弱或缺失。

六、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1、网络信息一体化

港口物流的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劣势,而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港口物流提供更高端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管理平台有效的将各个环节的资料共享,加大了每个环节之间的紧密程度,将物流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港口物流的发展演变成一个交错复杂的信息网络。

2、规模趋势一体化

所谓规模趋势一体化,就是同一个管理模式,同一个目标,同样的发展趋势,使各个环节毫无纰漏的对接,将企业间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随着对发展港口物流意识的增强,积极摒弃陈旧思想。逐步延伸,争取将合作经营管理模式做到最大的优化。

3、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空间

港口作为“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招商局、中远海、上港集团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运营多个港口,以招商局集团为代表对所投资的港口所在城市与国家进行“前港、中区、后城”整体规划投资,中资背景的港口物流园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迅速。未来,园区在“一带一路”仍有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中资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港口,经营港口业务的增加,境外配套建设、经营园区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

本文采编:CY345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重点港口现代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重点港口现代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运营状况分析、经营分析、投资分析与前景展望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