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信息化是指利用现有医保信息系统及资源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对现有医保领域的信息化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和升级,如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升级,诊疗、药品、收费目录管理等新系统开发,不仅有利于政府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而且能够解决城乡医疗体系的衔接、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等难题,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被大规模应用。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对包括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医药及医疗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医保信息化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系统平台软件、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等行业,下游客户包括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医院、药店、企业、社区服务机构、基层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等,覆盖广泛。
医保信息化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医保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
智慧医保医疗主要包括为医保局、卫健委、医疗机构、药店及商业健康保险机构提供系统平台建设、业务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等信息化服务。
医保信息化主要用于支撑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其中社会医疗保险又称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截至2018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45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2011-2018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保医疗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医保信息化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医保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这些政策对于医保信息化行业的产业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1-2018年我国医保信息化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疗信息化的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一总体建设目标和互联网便民惠民的宗旨,也为医疗行业明确了依托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的规范路径。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0级-8级共9个等级,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因此电子病历已成为未来两年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这一刚需将给行业带来巨大市场,也为医院信息互联互通进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