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捷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C叔在第一时间对招股书进行了解读(更多详情:消费金融第一股捷信赴港IPO,募资10-15亿美元:六成业务在中国)。
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持牌消费金融巨头,截至2018年底,捷信的在贷余额为898.35亿元,资产规模为990.75亿元,两项数据指标均稳坐国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头把交椅”。
坏账率方面,截至2018年末,捷信的不良贷款率为8.4%,相较于2017年的6.9%有所上升。
逾期率分析
据招股书,捷信将其业务划分为三大产品线——销售点贷款、现金贷款和循环贷款。其中,循环贷款可划分至现金贷款,属于无场景的信用贷款,主要通过线上渠道授信放款;销售点贷款为捷信的起家产品,属于场景贷款,主要通过线下渠道放款。
现金贷款是捷信最大的业务,未偿还的现金贷款金额占未偿还的总贷款金额的59%,其次是销售点贷款,占35.3%。现金贷款正在成为捷信业务的主要拼图。
C叔之前在分析玖富的资产质量与风控水平时,对逾期率有过较为详细的介绍(更多详情:研究 | 玖富将于纽交所挂牌:资产质量和风控水平为主要风险点),这里也通过逾期率来看一下捷信目前的资产质量(逾期率的考察对象为所有业务)。
从即期逾期率角度来看,其逾期表现逐步优化,组合产品首逾率从2016年Q1的1.63%下降至2019年Q1的0.70%。
组合产品M3+逾期率(逾期90天以上)由2016年Q1的2.41%下降至2018Q4的1.55%。
从数据上看,其信贷资产质量表现正在优化,但逾期金额的滞后性不能保证这一情况可持续。
从Vintage 逾期率指标来看,销售点贷款各季度M1+ Vintage逾期率(逾期30天以上的)呈上涨趋势,如第17个观察窗口,2016Q1季度的M1+逾期率为4.0%,而到了2017Q4季度则增长至4.5%。
现金贷款Vintage逾期率表现更为明显,如在第13个窗口观察其M1+逾期率,从2016年Q1的7.4%增长至2018年的10.1%。
因此可以看出的是,捷信的信贷资产质量,如果从即期逾期率角度看,目前表现较优,主要原因或许是其快速扩张的在贷余额,使得计算即期逾期率的分母增大,而分子因为逾期数据的滞后性,增速相对慢于在贷余额的增速,也就使得逾期表现为正在优化。但是从Vintage逾期率指标来看,捷信的资产质量处于恶化的状态。
涉嫌高利贷、暴力催收
根据聚投诉平台显示,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和借钱快列入榜单前三,平台投诉件数均过千,捷信是“亚军”。截至目前,捷信的投诉总量已经超过6000起,2018年就高达3606起,被投诉的问题集中在超额利息和暴力催收方面。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捷信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点贷款的平均实际年利率为27%、22%、25%,现金贷的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42%、37%、31%,循环贷的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27%、25%、2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捷信的贷款利率并不低。虽然据评级公司报告显示,捷信消费金融在2018年的平均贷款利率为20.74%,但是实际的贷款利率却存在超出36%红线的情况。
另外,捷信消费金融通过暴利模式吸引来的恰是大量低偿还能力的客户。由高额利息带来的债务转卖等问题,衍生出大量的暴力催收,使得信消费金融的用户身心崩溃体。因此,捷信消费金融在中国每年面临大量投诉。
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行为的背后是捷信为了稳坐“头把交椅”而盲目追求业务增长,除了捷信,宜人贷、玖富等头部平台也都存在此类问题。如何优化资产质量、提高风控水平是捷信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