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充电服务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图」

一、充电服务行业概况

充电基础设施的广泛布局,对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得益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中国成为了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先进充电技术不断突破、新运营模式不断涌现、充电设施服务网络趋于完善,有力地支撑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产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充电难和盈利难依然是新能源汽车用户和充电运营商所面临的痛点,建设投资与汽车使用的契合度低等问题成为普遍状态。

中央政策全面支持,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以来,中央政策对充电行业的支持引导体系逐渐成型,覆盖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用地、建设运营奖励、电力接入和电价、设施建设和运营、充电标准、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有力引导了充电市场的发展。为提升充电服务质量、提高充电服务能力,中央大力支持充电运营商全面深化“互联网+”充电设施应用,鼓励建成集设施监控、充电服务、多元支付等为一体的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推动互联互通。

中央层面充电基础设施政策

中央层面充电基础设施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充电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础和保障,中国正在建设覆盖城市公共领域、高速沿线、私人小区、单位内部等场景的充电服务网络。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达到29.9万个,较2017年新增公共类充电桩8.5万个。

2013-2018年中国充电桩数量及增长

2013-2018年中国充电桩数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冲刺安电量主要集中于广东、山东、江苏、北京、湖北、上海等省市,电量流向以公交车为主。北京、上海以私人乘用车的充电电量为主,由于车辆限牌、限行,纯电动乘用车的保有量相对较高,且停车位资源高度紧缺,纯电动乘用车的充电大部分还是靠公共充电设施来完成。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充电桩总量TOP10省市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充电桩总量TOP10省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8年底,全国规模化运营商企业共有15家(充电设施保有量≥1000台)。其中特来电充电设施保有量为12.1万台、国网有8.8万台、星星充电有5.5万台、上汽安悦有1.5万台、中国普天有1.4万台,为全国前5大运营商,这5家企业平台所运营的充电桩市场份额占比达88.3%。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第一梯队企业通过快速布局形成规模优势。

截至2018年底15家规模化运营商充电桩保有量分布

截至2018年底15家规模化运营商充电桩保有量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了测算充电服务费空间,做如下假设:(1)充电服务费取值0.6元/kWh。(2)关于各类车型相关耗电数据,参考市场中代表车型,乘用车、公交车分别参考比亚迪e6、k9的性能数据15,日均行驶里程数据则来源于交通部等部门发布的统计公报。(3)80%的公交、出租、专用车,以及15%的乘用车充电通过公共充电桩充电(私人纯电动乘用车以居住地充电为主),缴纳充电服务费。基于以上前提,测算2020年充电服务费市场空间在95-125亿元。

充电服务费市场空间测算

充电服务费市场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中国充电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地方政府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促进关键共性问题的解决。地方层面纷纷提出充电设施建设目标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并通过制定地方性建设补贴、充电服务费上限、建设审批等政策细则,落实了中央部委对充电设施产业各方面的规划,对调动全社会相关资源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地方政府还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了地方政府监管平台,将充电设施补贴、检测认证管理纳入平台管理,加强产业监管。

部分省市充电桩(站)建设规划

部分省市充电桩(站)建设规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所有厂家均免费赠送随车充,大部分主机厂随车配送的私人充电桩。随车充为可直接连接家用220V插座的充电设备,保证车主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均可充电。根据各个车型各自的技术参数,随车充的参数各不相同,通常是1.5kw-3.5kw的交流慢充,成本为几百元。大多数厂商对随车充提供1-2年的质保。大部分主机厂随车配送的私人充电桩为3.5kw-7kw交流慢充桩,成本在2000元左右。功率在10kw-20kw的私人快充桩,则一般收费。建设施工安装仍需要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接电距离一般超过30米)。

主机厂私人充电业务

主机厂私人充电业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充电服务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1、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未来新能源公交、出租、网约车等运营车辆的电动化将是确定性趋势,为了满足相应的供电需求,直流桩的建设势必提速。发展快速充电,应围绕高电压平台车型、高压零部件重点开展研发与产业化,同时平衡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充电寿命、充电倍率的关系。大功率充电技术发展必须同步开展大功率充电相关标准编制工作,重点在于充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未来大功率充电与小功率充电的车并存,这种情况下需要提高充电设备的功率兼容性。因此,建议布局柔性智能充电技术的研发,在充电模式的拓展上考虑宽范围功率的兼容性并保持全范围的高效性。

构建社区级的能源互联网,实施社区级能源使用动态管理,可以实时获悉小区

的空闲电容量,实时控制充电桩的使用。积极探索物业、用户以及第三方机构共同

合作的运营模式,多方努力共同促进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

2、改善充电服务运营盈利

建立新能源汽车专属充电价格体系。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已经将免收容量费延长至2025年,可探讨实行新能源专用电价,在降低充电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大峰谷差,尝试居民浮动电价,引导消费者有序充电,在降低整体充电费用的同时,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促进车网融合。

增加充电桩运营补贴。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专营充电项目收益已不困难,更应该补私人乘用车。同时补贴酒店、商场等场景,促进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解决燃油车占位问题。一方面可以鼓励运营商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运营商的投建热情。

鼓励运营商积极拓展增值业务。鼓励开展车位经营、车辆销售与租赁、维修保养、广告服务、电动汽车充放电等业务,增加运营收入。

3、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将充电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及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后端的建设审批和运营管理体系,实施专项用地规划审批管理办法,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优化流程。建议停车场管理部门联合电力部门共同制定有关既有停车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规范。比如:电力部门对既有停车场进行电力容量筛查,对于容量条件满足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定停车场应在一定期限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新建建筑物停车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纳入强制验收内容。推动独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站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优先安排土地供应。明确各类新建建筑配建停车场及社会公共停车场中充电设施的建设比例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要求,加强审批、验收等各环节监管,确保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位。对积极提供充电场地的停车场给予一定的财税奖励或者优先申请新停车场项目的权利。

4、提高充电设备产品质量

健全充电设备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体系。建立充电基础设施认证机制、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的检测与认证,明确检测规定、抽查规定、标识管理等要求;形成面向行业服务的充电基础设施检测评价体系,搭建检测机构间检测能力比对平台,加强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建设;严格产品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督,提升充电设施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以保障充电桩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产品一致性,确保充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充电桩建设环节的补贴,应加强对运营商资质的审核、产品质量检测。

5、提升充电服务客户体验

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强运营商信息化能力。加快构建和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信息互联互通网络,有效解决充电用户找桩难、联通难、结算难等问题。运营商应加强充电设施数据管理和运营监管力度,一方面要为用户准确提供充电设施的状态信息,并强化支付结算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加强监控场站的运营情况,具体到充电设备、配电设备、线缆及保护装置、充电监控系统,进行静态、动态、应用场景及全过程监测与预警,形成运行维护和充电安全的信息管理。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充电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充电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产业链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发展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