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整体发展较快。自1988年中国修建第一条沪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8-1992年为起步阶段,年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50-250公里之间;1993-1997年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高潮,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年通车里程保持在450-1400公里之间;1998年至今为高速公路的大发展时期,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高速公路发展迅速。2018年,国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6435辆,增长5.4%,年平均日行驶量为138840万车公里,增长6.0%。
近年来,中国高速公路里程逐年增长,但增速总体呈现不断放缓趋势,主要系大规模的路网集中建设期已过,目前路网密度(尤其是东部地区)较高所致。2016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13.10万公里,同比增长6.03%,增速下降4.32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3.65万公里,2018年高速公路里程14.26万公里,增加6100公里。
2011-2018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时间较早,路网相对中西部较成熟,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发展 迅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方面,截至 2017 年底,西部地区里程数位居第一,达 50,985 公里,其次 分别是中部和东部,里程数分别为 42,749 公里和 42,677 公里。新增里程方面,西部地区近年增长迅 速,其中 2017 年西部地区新增里程数达 4,673 公里,占全国新增里程的 69.53%,东部地区新增里程 1,196 公里,中部地区新增里程 852 公里。
分省市来看,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是广东省,其次是湖北省7193公里,四川省6820公里。
2017年我国各省市高速公路里程TOP10(公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高速公路运营模式分析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多由政府部门主导且经营模式主要为BOT模式;资本金投入仍难以满足企业的建设资金需求的背景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银行贷款占比高,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未来高速公路融资渠道多元化探索进程将加快。国内高速公路目前主要划分为政府还贷性高速公路和经营性高速公路。政府还贷性高速公路主要由政府部门或下属高速建设平台自行筹资建设,路产投入运营后的通行费收入只能单一用作偿还贷款使用,并被纳入国家财政专户管理,此外,我国实务处理中多数政府还贷性高速公路不计提折旧;而经营性高速公路允许民间资本介入,在通车后由企业自行进行经营管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采用特许经营权运营,两种常见的特许经营模式为BOT(建设-经营-移交)和TOT(经营权转让)两种模式,我国主要采用前者。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大多由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共同投资,并由省级公路运营管理主体负责区域内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高速公路的具体运营由项目公司负责。受高速公路初始投资额较大影响,即使部分企业能够获得政府在资本金注入等方面的较多支持,但仍难以满足企业的建设资金需求。高速公路建设初期,在国家大力推进路网建设的背景下,为满足建设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大幅举债,建设投资中银行贷款比例居高不下,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在高速公路经营路产培育期步入稳定运营后,后续投融资压力仍较大,在债务压力尚未缓解的背景下,企业还面临较高的养护费用、运营管理费用。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特性,目前高速公路的建设资本金投入来源仍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地方政府融资,但高速公路建设模式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贷款、建设债券、产业基金、外商合资合作、外商独资、BOT、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在收费公路中都有实践,但基本上都是以政府权责承担风险为前提。交通运输部2015年1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指出可采取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共同成立特别目的公司的方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2015年11月,兴延高速公路PPP项目投资协议正式签约,项目吸引社会资金97亿元,成为全国首例通过公开招标建设的高速公路PPP项目。2017年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的推行,进一步丰富高速公路融资渠道。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高速公路投资情况分析
2018年,我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335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972亿元,增长7.7%。
2015-2018年我国高速公路完成投资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高速公路未来投资规模来看,根据各省“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高速公路预计投资超过3万亿元,其中,甘肃、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省、自治区至2020年底分别计划建成7300公里、10000公里、5000公里和12000公里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