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支付的定义及方式分析
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因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其他方面所发生的国际间债券债务借助一定的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资金跨国和跨地区转移的行为。如中国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国外商家产品或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家产品时,由于币种的不一样,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资金转换,最终完成交易。
跨境支付业务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包括银行电汇和专业汇款公司。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具有办理跨境支付的业务资格,新型跨境支付方式主要是指线上的第三方支付。
1、银行电汇
银行电汇主要通过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进行报文传输,指示代理行将款项支付给指定收款人。SWIFT连接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银行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司客户。银行电汇需要客户去银行网店填写表格,也有部分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境外汇款的功能。由于涉及的中间环节较多,费用较高且到账时效性不高。电汇的费用通常包括两个部分:手续费和电报费。手续费通常为汇款金额的0.05%-0.1%,电报费从0到200元不等。
2、专业汇款公司
专业汇款公司以西联汇款和速汇金为代表,汇款流程更加简便,到账时间更快。目前这两家公司通过和国内的银行和支付公司合作拓展业务。以速汇金为例,全球有347000个代理点,覆盖200个国家,汇款金额为1万美元以下,费用在13-33美元,到账时间为10分钟。与银行电汇相比,汇款人无需开设汇款账户,收款人也可凭身份证件和汇款密码取款。汇款公司之所以能做到快速到账是因为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资金池进行即时支付,再通过SWIFT电汇进行轧差结算。
3、第三方支付
新型跨境支付可解决传统模式的痛点,其创新性在于凭借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高服务频次,扩大金融服务的受众群体。新型跨境支付主要是指线上化的第三方支付,支持银行账户、国际信用卡、电子钱包等多种支付工具,满足小额高频的交易需求,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成本。与国内的第三方支付类似,新型的跨境支付较传统方式的区别在于切入消费场景,优化C端的客户体验,针对不同行业的B端商户定制支付综合解决方案。在跨境电子商务、出国旅游等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新型跨境支付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种跨境支付方式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跨境支付的主要盈利模式分析
跨境支付盈利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增值服务和非服务性收入。跨境支付作为第三方支出的海外市场应用场景的拓展,其盈利模式具备第三方支付的天然属性,增值服务收入是核心盈利模式,交易手续费是常规盈利模式,非服务性收入与外汇市场紧密相关。
跨境支付的主要盈利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跨境支付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我国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144.24万笔,金额26.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7%和81.71%。日均处理业务5723.74笔,金额1049.46亿元。
2015-2018年我国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笔数
资料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2015-2018年我国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金额
资料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跨境支付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除了传统的银行和汇款公司之外,跨境支付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四类公司:国际支付公司、互联网巨头、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其他非持牌的支付公司。中国公司正在崛起,持续提高在跨境支付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跨境支付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跨境支付的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1、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替代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交易量持续上升。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规模增长乏力,出现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但跨境电商的交易额却持续上升。跨境电商相比传统的国际贸易能有效减少流通环节,提升交易效率,使买卖双方获益。2018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预计2018全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目前国内设立了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分别在杭州、宁波、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青岛、深圳和苏州,政府部门从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上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预计跨境电商交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将继续提升。
2012-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出境旅游
中国出境旅游人次保持增长态势。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升级提升了出国旅游的需求,外交关系、签证政策以及新开航班等便利因素进一步催化了跨境旅游行业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国家将旅游行业作为拉动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旅游行业在未来数年将维持高景气度,跨境旅游的市场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2016-2018年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游客旅游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较强。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花费居全球第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旅游消费的内容和消费场景进一步丰富,拓展到了极限运动、户外运动、娱乐演出、医疗美容等个性化的旅游项目。中国游客境外游主要通过OTA(OnlineTravelAgent)平台、共享经济平台等进行机票、酒店、车票、景点门票、演出门票、保险、目的地服务的预定及支付。
3、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人员规模稳定增长。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目前我国留学生的目的地较为集中,约九成的留学生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国,随着我国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对于留学目的地的选择或趋于多元化,尤其是非英语国家的潜力较大。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数量明显增长。目前整个留学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其中留学后市场的境外消费占据85%。
2011-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跨境支付行业趋势展望
1、跨境支付交易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第三方跨境支付能满足小额高频的交易需求,适应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本身的变化。跨境支付服务于中国人和中国企业,需求上升趋势明确。(1)外贸转型升级,出口电商B2C业务交易量有望持续提升。(2)中国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全球共享经济崛起,跨境支付场景日益丰富。(3)新支付场景不断探索,围绕B端需求提供综合性的支付服务。
2、行业竞争加剧,费率下降趋势明显
随着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中国企业的市占率会逐步提升,互联网巨头的参与程度将影响行业格局,费率水平处于下降通道中。未来跨境支付的盈利模式将与国内支付行业趋同,通过营销和金融增值服务盈利。
从产业链上的合作到上下游业务拓展及外延式并购。行业发展初期,跨境支付产业链上的合作频繁,支付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分别完成某一个支付环节的业务。展望未来,交易规模靠前的支付公司必将进行业务扩容,向支付链条上下游拓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而进一步积累数据,提供增值服务,拓宽收入来源。两家支付巨头都在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全球收单能力。
3、技术进步会推进跨境支付向更快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跨境支付会更加便捷、快速和低成本。其核心在于技术升级和支付标准的统一。支付系统建立在银行的账户体系之上,和本地的法律法规、金融监管、征信体系紧密相关。跨境支付业务的拓展会受到市场差异的影响。区块链等新技术有望改变传统的支付方式,目前传统机构和创业公司都在积极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