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陶瓷行业定义及分类
陶瓷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其和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陶瓷按原料可分为传统陶瓷和先进陶瓷,传统陶瓷以天然矿物为原料,主要是天然硅酸盐矿物;先进陶瓷则是采用高纯度、超细人工合成或精选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具有精确的化学组成、精密的制造加工技术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
先进陶瓷又可进一步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是指能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高温、耐磨损、抗热震等特性,大致分为氧化物系、非氧化物系和结构用陶瓷基复合材料。
功能陶瓷是以电、磁、光、声、热、力和生物等信息的检测、转化、耦合、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功能为特征的新型材料,在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传感技术、光纤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功能陶瓷在先进陶瓷中约占70%的市场份额,其余为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的主要种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功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在功能陶瓷材料及元器件研究和开发方面,日本和美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占有世界功能陶瓷60%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则在基础研究和新材料开发方面领先,其产品侧重于高技术和军事工程,在水声、电光、光电子、红外技术和半导体封装等领域处于优势。
全球功能陶瓷市场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功能陶瓷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陶瓷市场规模约为570亿元,预计到2019年,我国电子陶瓷市场将达到641亿元。
2014-2018年我国电子陶瓷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功能陶瓷行业前景展望
早在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培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功能陶瓷产业发展。
2011-2017年我国功能陶瓷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电子陶瓷的下游终端需求来看,国内空间市场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近年来,得益于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中国计算机、通信和电子制造业承接全球产能,实现了快速发展。电子陶瓷的许多下游领域都实现了国产化制造,而在上游领域,本土电子陶瓷厂商一旦掌握核心技术,便能凭借规模优势、价格优势与临近客户的优势获得下游厂商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中国陶瓷产品进口的比重已趋于下降,但粉体与设备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国家意志的推动与下游市场的发展,国产替代步伐将趋于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