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残疾人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图」

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

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人。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性问题。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残疾人很少被社会关注,他们被歧视,被遗弃,但是今天,残疾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残疾人事业也已站在新起点上,“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支持帮助广大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是党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残疾人事业已经由过去以救济为主的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预防工作等在内的领域广阔的综合性社会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65年,是残疾人工作的起步时期;第二阶段是1966-1977年,是残疾人工作的停滞时期;第三阶段是1979-1987年,是残疾人事业的启蒙、学习和蓄势时期;第四阶段是1988-2007年,是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时期;第五阶段从2008年开始,是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时期。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1、康复

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残疾人康复机构9036个,其中,1346个机构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1549个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3737个提供肢体残疾康复服务,3024个提供智力残疾康复服务,1962个提供精神残疾康复服务,1811个提供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1929个提供辅助器具服务。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25.0万人,其中,管理人员2.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7.6万人,其他人员4.5万人。

2014-2018年我国残疾人康复机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年我国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教育

2018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102个,在校生7666人,其中聋生5554人,盲生2056人,其他56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133个,在校生19475人,毕业生4837人,毕业生中1199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有11154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873名残疾人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2014-2018年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人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了更好保障,进一步提高了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残疾人专用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3、就业

2018年城乡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6.7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农村新增就业24.9万人;城乡新增培训残疾人49.4万人。

2016-2018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48.4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81.3万人,集中就业33.1万人,个体就业71.4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13.1万人,辅助性就业14.8万人,灵活就业(含社区、居家就业)254.6万人,从事农业种养加480.1万人。

盲人按摩事业稳步发展,按摩机构持续增长。全国共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19732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0160名;保健按摩机构16776个,医疗按摩机构1126个;953人获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务任职资格,122人获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2014-2018年我国盲人按摩培训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保险

截至2018年底,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561.2万;595.2万60岁以下参保重度残疾人中,576.0万得到政府的参保扶助,享受代缴比例达到96.8%。298.4万非重度残疾人享受了个人缴费资助政策。1024.4万人领取养老金。

2014-2018年我国城乡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人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8435个,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2639个,日间照料机构4099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1697个,为22.3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88.8万残疾人接受居家服务。2.2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残疾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歧视和偏见现象大为减少;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生活参与面扩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长足发展。这些问题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

1、残疾人事业的理念长期滞后

不同的历史时期,残疾人事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反映了不同的理念和社会价值观,昭示了残疾人参与社会事务和谋求社会福利的个体处境,也揭示了社会向残疾人提供工作、物品、服务、经济支持和政治权利的不同方式。

长期以来,医学模式占据残疾人事业的主导地位。该模式认为,残疾是由于个人的身体残损或精神障碍导致的,与社会或地理环境没有太大的联系。由于医学模式过于聚焦个人,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残疾人,而排除了社会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存在,并且认为解决办法的第一步是找到一种医学治疗方法———使残疾人“正常化”。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的范围是提供康复计划、职业培训、收入维持和辅助器具等各种形式的帮扶及援助。直到现在,在绝大多数的社会政策中,残疾问题依然被看作是医疗卫生问题,医疗模式在有关残疾人的公共政策中的影响仍然清晰可见。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与残疾人相关的社会模式被倡导和发展起来。该模式认为残疾问题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和环境当中,是社会失能或社会应有功能缺失的产物,是社会压制和偏见歧视的结果。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社会理应为其提供物品和服务;迫切要求改变社会架构和运作方式,呼唤社会事业的人性化,建设“无障碍”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提升社会亲和力,促进社会融合。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社会应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然而“需求说”从理论上缺乏保障的合理性,在国家与社会的物质基础匮乏的时候,需求是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的。

2、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且缺乏可操作性

第一,在残疾人相关政策中,指导性的规定多,而强制性、可操作性的规定少。例如在《残疾人保障法》总则第六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却并没有对残疾人事业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进行确切的规定。这无疑使得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经费得不到切实稳定的保证。

第二,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中,没有充分体现残疾人群体的异质性,比如对“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老年残疾人”等特殊残疾人群体缺乏明确、有力的政策支持。“老年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在于老年和残疾两种弱势特征的双重叠加而使其生活更加艰难,需求更为复杂;“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对于照料的需求更为迫切。

第三,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主体的多重性,增加了残疾人政策落实的难度。一些工作往往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才能开展。如残疾人的康复工作由若干部门共同负责:卫生部门承担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有关业务工作,民政部门负责残疾人服务设施、康复训练场所的规划建设,教育部门要将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纳入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工作计划,财政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残联组织负责相关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这一方面说明残疾人工作的复杂性,涉及各个政府部门;另一方面说明有必要建立并完善残疾人工作协调机制,使残疾人事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发展缓慢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解决残疾人发展问题上的职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扶持;在宏观上实施倾斜的政策,为残疾人发展创造良好的参与和发展机会;借助于制度创新与服务功能优化的双重推动,为残疾人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和规范中介服务组织的发育与发展,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甚至更多的中介服务。因此,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职能,从具体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培育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以往由政府承担的残疾人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下的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惯性导致政府倾向于过多干预经济,没有提供公共服务,从而使政府在有关残疾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缺陷,特别是放任劳动力市场机制在残疾人就业中的“市场失灵”使其成为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4、残疾人事业的工作体制不顺、经费不足

残联的性质是群团组织,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不能很好地为残疾人代言,许多问题是协商解决,其结果是一厢情愿,商而不决。受编制的影响,职能虽全,机构不全。特别是基层只有一块牌子、几个人,没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所,没有康复中心等,乡镇和社区的管理出现“真空”,虽然指定由民政助理和社区人员兼职代管,但力不从心,效果不佳。

按照《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县市基层残联人头经费、办公经费预算不足,更遑论将康复、特教、扶残助残、特困救助和社会保障列入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2019年残疾人事业发展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该说,这种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既符合人之为人的本质需要,也为残疾人未来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2019年残疾人工作,我们同时面临改革和发展两项重大任务,既要着力打赢打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又要着力推进残联改革、全面加强残联自身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扭住残疾人脱贫解困奔小康这一工作主线。要始终对标全面小康的目标,坚持“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加快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团结带领残疾人创造美好生活。要凝心聚力打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把扶残政策和惠残政策叠加,不让一个残疾人在小康路上掉队。要深入研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在残疾人事业上的具体体现,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

本文采编:CY237
下一篇

2018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大规模应用市场尚未打开「图」

2010年以来石墨烯技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至2017年全球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3371件,在所有技术原创国中,来源于中国的专利占比达到66.57%。2017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70亿元,其中石墨烯在新能源领域规模达到50亿元,石墨烯涂料规模达到8亿元。随着石墨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下游应用的不断成熟,石墨烯市场规模仍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