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敷料产业链概述
医用敷料是用于对各种创伤、创口表面进行临时覆盖,使之免受细菌感染及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起到保护创口、创面,促进愈合的医用卫生材料。无论是因创伤、烧伤还是手术等造成的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需在伤口处加以适当的覆盖物进行遮盖,这种遮盖物就称为医用敷料。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起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吸收分泌物、保持体温、促进愈合等作用。
医用敷料制造行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棉花、粘胶、涤纶、棉纱、医用纺织布等,下游是各级医院、社区诊所、OTC 药店及其他医疗机构。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医用敷料的上游来看,棉花的价格直接影响棉纱、医用纺织布的制造成本,进而影响医用敷料产品的制造成本。2018年12月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15383元/吨,仅低于上一月末40元/吨。月度均价为15406元/吨,环比跌156元,较前一月的397元缩小241元,同比跌383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医用敷料行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和由此带来的溃疡、褥疮等疾病病人的增长,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伤口愈合、舒适度等要求也相应提高,全球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平稳增长。受手术量上升、新兴国家市场增长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全球伤口护理类医用敷料市场仍处于扩张阶段,预计到2025年全球绷带及医用敷料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但是,受到微创手术大量增加及全球经济普遍下行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年均增长率为 3%-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医用敷料产地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生产外包比例持续提高,我国目前已是全球医用敷料的生产基地,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代工生产服务。随着国内医疗资源逐渐丰富、医疗保障力度加大、基础医疗建设加快、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手术量不断增加、老龄化进程加速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国内市场伤口护理类医用敷料的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由2013年的152.6亿元增长至2017年235.2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从我国医用敷料的出口市场来看,欧洲市场是我国医用敷料最大出口市场,欧盟是全球重要的医疗器械市场,人口老龄化导致各国健康护理消费不断攀升,成为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单一货币使得各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透明化,促使欧盟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地区,形成高度成熟的市场体系。在欧盟器械进口市场中,我国医用敷料类产品凭价格和质量优势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从 2011年到 201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 2011年的24346亿元上升到 2017年的52598亿元,增长超过1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5 年 3 月“健康中国”概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 10 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医疗卫生系统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国家势将加大对其投入,从而利好包括医用敷料行业在内的医疗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医用敷料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医用敷料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其发展。譬如,2010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该文件,国家将鼓励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并促进规模化发展。同时,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文件中,国家将大力推动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此外,2016 年 8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文件指出国家将重点部署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构建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创新链。
医用敷料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颁布主体及时间 | 政策名称 | 政策内容 |
国务院(2006 年 2 月)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 纲要将“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作为“先进医疗设备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发展思路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2010 年 9 月) | 《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 文件指出在医疗器械领域,针对临床需求大、应用面广的医学影像、放射治疗、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推进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培育 200 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销售收入超过 1,000 万的先进医疗设备生产企业 |
国务院(2010 年 10 月)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决定指出要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
科学技术部(2011 年 11 月) |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 规划指出要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
科学技术部(2011 年 12 月) |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 文件指出要重点发展临床诊疗必需、严重依赖进口的中高端医疗器械,加快发展围绕疾病早期发现与预警、精确/智能诊断、微/无创治疗以及与未来医学模式变革相适应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
国家统计局(2012 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 | 文件将卫生材料及敷料列入生物产业大类项目下的生物工程设备制造产业项目中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 年 1 月) |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
国务院(2012 年 3 月) |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 文件确定 2012-2015 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提出到 2015 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低到 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4.5 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 1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 22/10 万以下 |
国务院(2013 年 9 月) |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意见指出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并继续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
国务院(2014 年 2 月)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 该条例确定了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加大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控制责任。强化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职责,并减少了行政许可项目 |
国务院(2015 年 5 月) | 《中国制造 2025》 | 文件指出要大力推动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
国务院(2016 年 8 月)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文件指出要重点部署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重点布局可组织诱导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产品、新一代植介入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重大战略性产品,提升医用级基础原材料的标准,构建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创新链,提升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竞争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2016 年 11 月) |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 文件将植入介入产品和医用材料列为推进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五大子类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2017 年 10 月) |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 文件从改革临床管理、加快审评审批等六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鼓励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以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 年 11 月)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 文件将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定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之一,明确高技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品产业升级方向,具体措施上从推广应用、政策衔接、资金支持、组织协调、动态监管五个方面保障落实。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医用敷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医用敷料市场内外需求将趋于平衡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用敷料生产企业仍以出口传统医用敷料为主,其绝大部分销售收入也多来自海外市场。然而,随着国内医用敷料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以及具有较低劳动力成本的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等介入国际传统医用敷料市场,国内医用敷料生产企业将趋向于重新将视野转回本土市场,通过平衡国内销售量和海外市场出口量来防范和化解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器械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医用敷料行业标准的出台及完善,将为我国医用敷料行业提供一个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为目前仍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特别是业内领先企业重新审视国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行业集中度将得到提升
目前,传统医用敷料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国内生产企业众多,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7 年我国有超过 4,500 家企业从事医用敷料产品的出口,出口企业数量增加,但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2017 年行业前 10家企业出口金额 6.6 亿美元,金额占比 27.1%,市场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淘汰升级正在进行。
造成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准入门槛低的重要原因是相关行业标准的滞后和限制。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监管体系的建立,行业准入门槛将相对提高,业内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越发突出,劣势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得到提高。
同时,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的不断攀升,行业制造成本上升压力加大,拥有规模化生产运营能力的企业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并不断占领市场高地。此外,新型高端敷料将是未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而高端敷料的研发及临床试验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行业领先企业才能利用自身的产业运作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高端研发人才等稀缺资源。因此,行业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向业内领先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3)高端医用敷料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现代医疗理论证明,伤口的愈合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基质以及与可溶性介质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近十几年在伤口愈合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湿法疗法”的理论和实践的普及,高科技的医用敷料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在世界医疗卫生领域得到日益重视。传统的棉纱布越来越多地被新型高端医用敷料取代。进入 21 世纪,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关的糖尿病溃疡和静脉曲张溃疡患病率呈增长态势,从而带动了对具有更好效能和更高护理效率的高端医用敷料需求的增加。
除了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外,一些新的功能性更强的高端医用敷料在使伤口更好愈合的同时,也能为患者节省护理费用。单一的高端医用敷料的成本一般比传统敷料高,然而它们可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从而减少医用敷料总的需求量,并且大大减少护理时间和护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辅助材料的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