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供应量
2018年中国流通中现金(M0)供应量为73208.4亿元,同比增长3.60%;2018年中国货币(M1)供应量为551685.91亿元,同比增长1.50%;2018年中国货币和准货币(M2)供应量为1826744.22亿元,同比增长8.1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从而调节宏观经济增长的方针与措施。中国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执行不同的货币政策:若经济增长缓慢,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若经济过热,则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可采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四种:
1、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留存存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以应对银行挤兑等突发性风险,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规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直接降低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规模,进而影响全社会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商业票据抵押向中央银行再次融资的行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行为。当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当降低贴现率时,商业银行会增加向商业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借款行为又会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规模,进而影响全社会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当中央银行买入债券时,流入社会的货币量供应会增加;当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会回收社会一部分的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对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直接的。
4、基准利率政策。基准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决定提高或降低基准利率的行为。基准利率可作为金融市场上资金借贷参照作用的利率,它与资金借贷实际利率具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当中央银行提高基准利率时,实际利率也会上升;当中央银行降低基准利率时,实际利率也会下降。实际利率会进一步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三、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1、货币政策通过改变经济前景预期来转变企业的投资行为。一方面,货币政策通过两种渠道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分别是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其中信贷渠道占据我国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企业投资行为会因货币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巨大转变,主要通过企业的资本成本来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如货币紧缩时期,银行会降低贷款量,企业资本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先影响国债到期收益率和政策利率,再影响资本成本,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企业的投资效率、投资机会、投资规模等都会明显的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如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更有利于企业的扩张投资;货币紧缩政策会遏制公司的投资规模,且投资规模小的公司对此种政策的敏感度大于规模大的公司。R&D投入作为企业的重要投资活动在货币政策趋紧时会相对减弱。
2、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资本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会计政策、融资行为、现金管理等。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企业会采取较为稳妥的会计政策来降低其融资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当货币政策趋紧时,由于信贷配给资源的缩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的难度上升,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融资额就会大量缩减;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企业会因为融资成本的降低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