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及运营模式分析「图」

  一、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总体概况
  截止到2018年10月,我国进出口一般贸易总额为2.2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增速较去年同期的13.6%上升了5.5个百分点。整体跨境贸易市场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进口与出口市场由于国内消费升级和我国近些年加大拓展以“一带一路”为首的新兴市场,整体市场需求不断扩张,带动跨境行业及相关电商平台快速发展。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同时我国近些年也不断从税收政策、建设完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制度、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等多方面推动、促进我国跨境行业整体快速发展。
2013-2018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
资料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二、跨境进口贸易情况分析
  截止到2018年10月,我国2018年一般贸易进口金额达到1071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9%。2017年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口金额为108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根据与消费高度相关的各项细分品类近些年进口指数走势来看,从2013年起,进口走势较为平稳,消费相关的三项进口指数(分别为服饰、鞋靴和旅行用品)从2018年七月起均保持向上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可能与7月1日开始的降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等扩大进口措施落地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逐步加强,我国进口贸易占比总体来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这也为未来我国跨境进口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具体政策方面,我国扩大进口的措施和政策也频繁出台。具体从对税率的调整、优化进口通关流程拓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等多方面优化改善国内进口营商环境,而税率调整的进口商品包括了化妆品、药品、农产品等多项产品品类,其中涉及到产品细分品项最多的就是消费品,关税下调对于进口商品销售规模带来利好,不仅从消费者层面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带动国内整体消费行业进一步升级跃迁,同时,进口商品也在挤压本土品牌、产业市场,倒逼国内企业产品质量、经营效率升级。
进口消费品相关关税政策
日期
产品品类
政策措施
2017.11.22
部分进口化妆品
从12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唇膏、眼影、香水等)关税由10%降低至5%
2018.3.8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更大范围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公告、试点地区扩大至天津、辽宁、浙江等10个自贸试验区
2018.4.23
进口药品
5月1日起,对部分药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
2018.5.19
进口农产品
5月19日我国进一步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
2018.5.22
进口汽车
今年7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税率范围降至3%-15%
2018.5.31
进口日用消费品
7月1日起,我国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最惠水路进一步降低(涉及1449个税目),同时取消210项进口商品最惠国暂定税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4年起,跨境电商这一具有创新型业态和贸易方式在政策层面上得到了承认(通过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行业内的各大国内外品牌商、电商平台、传统零售企业纷纷涌入,跑马圈地。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至今,随着我国消费水平与理念的不断升级,其运营模式以及框架都已具备一定基础,同时,我国网购市场规模在社零中占比也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趋势,进口交易在跨境进出口占比规模也在逐渐加大。
  伴随着跨境海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跨境电商这一购物渠道,但在目前,我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对于整体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把控力相对并不够完善,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商平台的信用体系也存有疑虑,整体从平台运营及平台信用体系建立都整体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跨境进口相对于跨境出口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其市场格局反而进入了相对集中化的时代。
  数据显示,我国2018Q1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份额中,占比前四位的分别为天猫国际(27.8%)、网易考拉(21.4%)、京东全球购(13.5%)和唯品国际(10%),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两家已占跨境电商进口市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作为市场份额占比前两位的跨境电商巨头,也代表了目前跨境电商的两大运营模式:具有流量优势的平台型跨境电商模式和自营型跨境电商。
  通过对于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两种不同运营模式下的跨境电商的对比可以发现,目前以天猫国际为首的平台型跨境电商,由于采取的大多为商家入驻方式,其产品丰富度以及价格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是第三方卖家入驻,消费者信任度方面相对弱化;而以网易考拉为首的自营型跨境电商,公司自身对于品牌商和经销商有着严格的审核,且对全供应链都有着严格的监控及检验措施,商品品质相对平台型电商有着较大优势。
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电商对比
模式
运营模式
仓储物流
核心优势
天猫国际
平台型跨境电商商家入驻(具有海外零售资质的公司实体)
依托菜鸟物流平台。在平台上选择具备相关能力的物流服务商或使用菜鸟物流服务
品类丰富、价格优势、流量优势
网易考拉
自营型跨境电商(自营直采+商家入驻模式)
海外仓+保税仓
商品品质保障、消费者信任度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跨境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截止到2018年10月,我国2018年一般贸易出口金额达到1151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2017年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金额为12300.84亿美元,同比增长8.7%。从进出口增速来看,自今年3月,我国进口金额增速均高于出口增速,这与我国扩大国内进口市场对外开放以及贸易战等影响所致。相比于近些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承压,跨境出口电商交易规模增长却一直较为稳定,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8.06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由于跨境电商逐渐代替传统贸易方式,商品在性价比、运送时效、便利程度方面都有较大提升,跨境出口电商市场需求也在稳定增长。
2012-2017年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目前跨境出口行业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网购普及率高、物流配套设施完善的发达地区,其中美国在跨境电商出口额占比达16.8%。但随着以中东欧、非洲为首的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该地区的互联网大量普及,新兴市场的网络消费习惯将逐渐加大,我国对以巴西、俄罗斯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出口额整体增速均高于美国与我国整体出口金额增速。这也为我国的跨境出口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同时也将进一步分散我国对于出口美国的依赖程度。
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区域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我国持续出台扶持跨境电商、“一带一路”等政策的落地,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行业进一步得到规范和支持,跨境出口行业内的相关公司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同时也有着一定的成长空间。在跨境电商行业内,厂家、外贸企业横纵向并购以及多元化战略并购转型的例子频繁发生,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资本市场对于跨境出口行业未来发展也较为看好。
  目前我国跨境出口电商主要按照销售终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面向消费者,也就是零售型电商企业(B2C/C2C)),而另一种则是面向企业、国外零售商(B2B)等。
  而这两种不同类型电商又可按照平台、自营的经营模式进行细分,其中BB2B型企业主要是以平台类为主,例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环球资源网等,这类企业主要以提供信息发布、撮合交易、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盈利模式主要是交易过程中赚取的佣金费用;CB2C/C2C型企业中又分为自营和平台类两种运营模式,平台类企业主要有速卖通、亚马逊、hWish等,这类企业集中度较高,以上述平台龙头企业为首的行业巨头占据了大部分细分市场份额,这类企业为各类卖家提供入驻平台,盈利模式主要是线上卖家向平台支付的会员费及佣金;自营类企业代表目前有环球易购、兰亭集势等等,这类企业则主要是从供应商处买断商品,然后通过网络销售给客户,盈利模式主要是买卖差价。
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分类
销售终端
经营模式
盈利模式
相关公司
B2B
平台型
交易佣金
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环球资源网
B2C/C2C
平台型
线上卖家向平台支付会员费及佣金
速卖通、亚马逊、Wish
自营型
买卖差价
环球易购、兰亭集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跨境电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性应用促使各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电子商务的诞生与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传统购物消费方式。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为电商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进而促使跨境电商兴起,跨境电商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了网购的无国界化,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潜力。未来我国跨境电商将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的税收政策利好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进口保税模式部分品类的税率或将提高。此外,国家也将针对海外代购发布更为严厉的监管政策,母婴、食品、低价化妆品税收优势减少,以母婴、食品和低价化妆品类为主的保税模式企业的成本将上升,未来可能面临转型。阳光直邮模式、一般贸易进口模式将获得更多优势。严查逃税代购,引导其在监管下发展。对于以直邮方式逃避缴税的代购来说,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保税进口模式及一般贸易进口,将受到正面影响。
  2、跨境物流的效率和成本将改善,配套设施逐步健全。物流全面对接三单,监管日趋完善;物流信息将全面对接,使物流、电商、商家、海关多方订单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共享。根据信息,海关将提高配送效率,减少在包裹数量剧增时清关延迟、扣留现象,提高购物体验。保税物流配套设施逐渐健全,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保税物流中心在仓储配送外,还将提供商品分拣、贴标、融资、质押监管、退换货等多项增值服务。提供线下商品展示服务,O2O促进用户下单;商家可以联合物流公司在保税仓开展保税商品展示业务,O2O促进用户下单。海外建仓有利于以大宗运输替代零散小包的运输,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配送时间。国内物流开展跨境业务,引入现代物流技术。
  3、跨境用户需求逐步升级,未来,电商必须从模式、选品、转化率等各方面深入培养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尽管较轻的平台模式在规模扩张上具一定优势,较重的平台则以产品保真为主打。但目前很多跨境电商网站间仍存在同质化较严重的问题。未来,轻or重不是最关键的,而是应该打造无法被取代的独特产品体验。目前,由于资金、平台影响力、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很多跨境电商网站还停留在“能卖什么”。但基于这一层面的选品很难产生用户粘性。未来,各平台须围绕其核心用户的需求进行选品。在跨境进口电商发展的早期,多数专注于“海”,砸钱进行跨境布局。未来,各电商须综合考虑获客渠道和成本,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提高转化率,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跨境出口相较于国内电商供应链较长,中后端供应链痛点较多。跨境出口产业链相较于传统电商较长,主要包括上游卖家(包括生产制造商、品牌商),下游终端(消费者),中游渠道(平台电商:B2B平台、B2C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开放平台、交易平台、自营平台,以及自建电商网站)。物流服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商品配送上门、国际物流、仓储服务。而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痛点主要集中于渠道混乱、货源安全性、物流之后以及付汇核销难等问题,行业痛点较多,支付、物流等中后端供应链设施不完善,导致物流运转时间较长,支付环节用户流失,资金账户安全性问题影响严重,而解决跨境供应链问题,必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确定型投资机会评估、风险型投资机会评估、未来型投资机会评估、投资壁垒及风险预警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