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行业概述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中药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行业,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同时中药材也可以用于药酒以及保健酒行业。
中药材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中药材种植、养殖以及采集行业,下游主要是医药行业、保健品行业。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人们保健、疗养意识的提高,中药材行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针对这一心理,开发出了许多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产品,如中药减肥、中药美容、中药化妆品、中药保健品等,需求增大给这一行业带来了商机。
二、中药材市场供给及需求情况分析
近几年,2016年我国中草药种植面积为4768万亩,2017年达到5045万亩,同比增长5.81%。我国中药材行业产量平稳增长,从2009年的335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424.3万吨。近几年我国中药材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政策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发展规划,将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同时明确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2017年我国中药材行业规模约746亿元,同比2016年的670亿元增长了11.34%,近几年我国中药材行业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我国中药材分布格局
我国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但常用药材的蕴藏量仍以北方最多,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市。国内大宗中草药材种植广泛,可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但其流通渠道长、交易成本高,因而价格容易波动,而名贵药材如人参、石斛、三七、雪莲花、川贝母、野山参、冬虫夏草等由于其生长对气候环境要求高、生长周期长,稀缺性明显,且名贵药材一般用于直接加工成滋补品销往消费终端,毛利空间较大,因此掌控稀缺名贵药材的企业具备资源优势。
目前云南省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区域,2017年云南省中药材产量为130万吨,约占国内中药材产量的30.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形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大宗、道地、濒危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四、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中药产业的形势向好,中药材市场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润”,由于受人口增长、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中药产品需求成倍增长,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行业迎来巨大商机。
未来我国中药材产业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随着GMP、GSP、GAP等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2、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诚信度等在产业上的综合反映。集中技术、人才、资金发展有特色的大品种,已成为一批领军型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销售额超亿元的中成药品种数已大大增加,如银杏叶制剂、乌鸡制剂、生脉制剂、丹参制剂及三七皂苷制剂等。已有一批企业的商标被誉为省内“著名商标”和国内“驰名商标”。
3、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政府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了投资者对中药产业的利润预期,提高了产业吸引力。国内一些行业的投资界普遍看好中药产业,金融、证券业纷纷抢滩中药高技术项目,一些大企业的风险基金甚至也开始投资于此。上海家化、复星实业和绿谷集团先后在中药行业大举投资。清华紫光、青岛海尔等企业开始向中药领域扩展。石家庄制药集团、深圳海王药业等许多化学制药厂商也开始投资和开发中医药。据此,有理由相信资本对中药行业的关注必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活跃的投资行为也将为中药产业长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本文采编:CY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