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电子市场总值分析及电子对通信行业研发投入情况

  中国电子零部件制造经历 20 年的高速发展,依托家电、PC、智能手机等庞大的存量市场,充分分享了“工程师红利”。

  第一个阶段:1995-2002 年左右,依靠劳动力的优势,开展来料加工,中国电子行业达到百亿市场规模。

  第二个阶段:2003-2008 年,随着加入世贸,在全球化驱使下,中国制造充分发挥自身竞争力,行业规模突破万亿规模,这一阶段行业驱动力主要来自家电和 PC。

  第三个阶段:2009-至今,中国电子制造行业产值实现翻番,在这一阶段,出现许多优秀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而最主要的行业驱动力是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

1995-2014年电子行业总产值及研发投入情况

  中国电子零部件制造的 20 年时间,中国企业投入的电子研发投入,增长了将近 9.9 倍,行业规模扩张了 93.8 倍,似乎充分显示了中国“工程师红利”的力量。,如果我们从有效研发投入产出进行分析:1995 年至今,有效研发投入增长了 3.35 倍,而有效研发产出增长了 3.69 倍。

1995-2013年电子行业有效研发投入情况

  2004-2008 年,通信行业经历了“行业冬天”,虽然有效研发投入依旧保持增长 14%,但是却不具备有效性,有效研发投入产值呈现背离,出现下滑超过 50%。2008 年后,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最终充分展现“科技红利”的力量,突破“工程师红利陷阱”,2008-2014 年,通信行业有效研发投入增加 1.31 倍,有效研发投入产出增加了 1.42 倍。

  中国通信行业一举突破“工程师红利/工程师红利陷阱”切入到“科技红利”最关键的要素在于“有效研发投入转换系数”。

1995-2014年通信行业有效研发投入情况

  2004-2010 年,中国电子制造处于明显“工程师红利陷阱”,但通过持续有效研发投入,抓住苹果为代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2010-2014 年,试图努力走出“工程师红利陷阱”,但是如果中国电子企业依旧维持过去研发模式和经营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电子行业的本质,有可能会陷入“工程师红利的陷阱循环”,中国电子企业必须依靠科技红利方可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

  电子行业要突破转型零界点,有许多手段方式,最快的就是产业链并购,这里我们需要清醒一点,并购是最快,但不能完全说是最有效的唯一手段,无论何种手段,最关键在于聚焦有效研发投入的“压强原则”,后面我们会进一步论述。

1995-2014年电子行业及通信行业有效研发投入转换系数对比

本文采编:CY320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上海电子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上海电子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分析、竞争格局、优势企业竞争对比分析、发展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